洞箫作颂吹新月,烽火缄书寄旧年
明 · 梁朝钟
子少闾单自尔怜,庭过阃外路三千。
洞箫作颂吹新月,烽火缄书寄旧年。
薄雪勿悲黄草兴,帏灯姑读白华篇。
同云若散桃花水,已望春耕到甫田。
洞箫作颂吹新月,烽火缄书寄旧年。
薄雪勿悲黄草兴,帏灯姑读白华篇。
同云若散桃花水,已望春耕到甫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在微雪之夜,诗人与友人在石巢中饮酒的情景,以及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
首联“子少闾单自尔怜,庭过阃外路三千”描绘了诗人独自一人在小巷中漫步,内心充满孤独与忧愁。这里的“子少”可能指的是诗人自己,“闾单”则暗示了环境的孤寂。“庭过阃外路三千”,通过夸张的手法,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广阔思绪与孤独感。
颔联“洞箫作颂吹新月,烽火缄书寄旧年”进一步深化了情感。洞箫声伴随着新月的清辉,似乎在为远方的亲人吟唱颂歌;而烽火与书信,则是跨越时空的联系,寄托着对过去岁月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期盼。
颈联“薄雪勿悲黄草兴,帏灯姑读白华篇”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象的感悟与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薄雪覆盖大地,不应感到悲伤,因为这是自然更替的一部分;在帷灯下阅读《白华篇》,则是心灵的慰藉与精神的寄托。
尾联“同云若散桃花水,已望春耕到甫田”展望未来,表达了对春天到来的期待与对生活的希望。如同云散去,桃花水泛滥,预示着生机与活力的到来;诗人期待着春耕时节,不仅象征着农事的开始,也寓意着生活的新起点与希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与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面对孤独与离别时的复杂心情,以及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