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课招魂些,儿徵积善碑
出处:《挽吴茂新侍郎三首 其三》
宋 · 刘克庄
衰老归休矣,公曾怂恿之。
门无今雨客,笥有隔年诗。
友课招魂些,儿徵积善碑。
白头哭同社,心折可胜悲。
门无今雨客,笥有隔年诗。
友课招魂些,儿徵积善碑。
白头哭同社,心折可胜悲。
注释
衰老:指年纪大、老去。归休:退休或归隐。
怂恿:鼓励、怂恿。
门无今雨客:没有新来的客人来访。
笥:古时收藏文书或衣物的竹箱。
隔年诗:存放已久的旧诗。
友课:朋友聚会或召唤。
招魂些:召唤灵魂归来。
积善碑:记录善行的碑文。
白头:形容人头发花白,指老年。
同社:共同社团或志同道合的人。
心折:心碎、悲痛。
翻译
我已经到了老年,当初是你鼓励我家中不再有新访的客人,只有堆积的旧诗
朋友们呼唤着灵魂回归,孩子们寻找积德行善的纪念碑
满头白发的我哀悼着共同社团的离散,心中的伤痛难以言表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深沉哀愁和怀念之情的诗句。诗人通过对衰老归休生活的描绘,抒发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以及对故人相会无期的悲凉。
"衰老归休矣,公曾怂恿之。" 这两句表明诗人已经年迈退隐,而公(可能是指同僚或朋友)曾经劝说过他。这不仅显示出诗人的生活状态,也反映了与外界的关系。
"门无今雨客,笥有隔年诗。" 这两句则描绘了一种孤寂和静谧的氛围,没有如今雨中的来访者,只剩下案几里积存的去年诗稿。这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对往日欢聚生活的怀念,以及现实中友人的缺失。
"友课招魂些,儿徵积善碑。" 这两句则是对朋友和子孙的一种期望或嘱托。诗人希望朋友能够记住他,即使是通过一些微小的方式(招魂),而儿女则应当继承他的善行,并且可能会立碑以资纪念。
"白头哭同社,心折可胜悲。"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面对同僚或朋友的离去所感受到的心碎和无尽的哀愁。这不仅是对个人友情的缅怀,更是对整个社群生活消逝的悲痛。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生活变迁的描写,表达了深刻的情感和对往昔美好的怀念。它展示了古代士人面对衰老和离别时内心世界的丰富情感,以及他们对于友谊和社会关系的重视与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