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江湖不在眼,尘土坐满颜全文

江湖不在眼,尘土坐满颜

宋 · 苏轼
江湖不在眼,尘土坐满颜
系舟清洛尾,初见淮南山。
淮山相媚好,晓镜开烟鬟。
持此娱使君,一笑簿领间。
使君如天马,朝燕暮荆蛮。
时无王良手,空老十二闲。
聊当出毫末,化服狡与顽。
勿谓无人知,古佛临清湾。
赤子视万类,流萍阅人寰。
但使可此人,馀事真茅菅。

拼音版原文

jiāngzàiyǎnchénzuòmǎnyán

zhōuqīngluòwěichūjiànhuáinánshān

huáishānxiāngmèihǎoxiǎojìngkāiyānhuán

chí使shǐjūnxiào簿lǐngjiān

使shǐjūntiāncháoyànjīngmán

shíwángliángshǒukōnglǎoshíèrxián

liáodāngchūháohuàjiǎowán

wèirénzhīlíntāowān

chìshìwànlèiliúpíngyuèrénhuán

dàn使shǐrénshìzhēnmáojiān

注释

江湖:指内心的世界或理想。
尘土:比喻世事的纷扰。
清洛:河流名。
淮南山:地名,可能指具体的山脉。
烟鬟:形容女子如烟雾般的秀发。
使君:古代对官员的尊称。
王良:古代善御马者。
毫末:比喻极小的事物。
狡与顽:形容人的顽固或狡猾。
古佛:象征智慧或超然的存在。
赤子:比喻纯真的人。
流萍:比喻漂泊不定的生活。
茅菅:比喻微不足道的事物。

翻译

心中的江湖不再可见,尘世的疲惫布满面庞。
我在清洛河尾系舟,初次遇见淮南山的秀美。
淮山相互映照,晨光中如女子发髻轻扬。
以此美景赠予您,使您在繁忙公务中也能展露笑颜。
您如同天马行空,或驰骋在朝廷,或游历在边疆。
可惜缺少王良那样的驾驭者,只能让您的才华闲置在闲暇时光。
姑且借笔墨挥洒,以智慧驯服顽劣和狡猾。
不必担心无人理解,古佛静观于清澈的江湾。
孩子般看待万物,如浮萍经历人间百态。
只要能触动人心,其他琐事皆如草芥般微不足道。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巨匠苏轼所作,名为《送程七表弟知泗州》。诗中的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示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人生旅途的感慨。

“江湖不在眼,尘土坐满颜。” 这两句开篇便设定了一种超脱世俗、淡泊明志的情怀。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尘世间的是非成败已经看透,不再为之所动。

“系舟清洛尾,初见淮南山。” 诗人在这里描绘了一幅静谧的画面,将自己的心境与自然景物融为一体。系舟指的是停泊船只,清洛尾则是指洛河水清的尽头处,而“初见淮南山”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新环境的初步印象。

“淮山相媚好,晓镜开烟鬟。” 这两句描写了淮南山的美丽景色,以及晨雾中的迷离感。淮山之美仿佛在晨雾中展现出一种神秘而柔和的姿态。

“持此娱使君,一笑簿领间。” 诗人用“持此”指代前面的自然美景,通过这些美好来抚慰友人的心灵,并与之分享这份喜悦。

“使君如天马,朝燕暮荆蛮。” 这里将友人比喻为自由自在的天马,形象地表达了对朋友才华横溢、志向远大的赞誉。而“朝燕暮荆蛮”则是指友人行踪不定,有如燕子一般游走四方。

“时无王良手,空老十二闲。” 这两句诗中,“王良手”指的是古代著名的御马师,此处用来比喻理想中的栽培者。而“空老十二闲”则表达了对现实与理想间差距的无奈感。

“聊当出毫末,化服狡与顽。” 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心态。通过比喻和隐喻的手法,诗人暗示了对友人的期望,让其能够跳出凡尘的羁绊。

“勿谓无人知,古佛临清湾。” 这两句诗中,“勿谓”即是不要以为,而“古佛临清湾”则是指古代高僧在清静之地修行,不为世俗所扰。这里表达了对朋友智慧和修养的肯定。

“赤子视万类,流萍阅人寰。” 诗人用“赤子”比喻友人的纯洁无暇,而“流萍阅人寰”则是形容诗人自己如同漂泊之物,在人世间游历。

“但使可此人,馀事真茅菅。” 这两句表达了只要朋友能达到这种境界,那么其他一切琐事都可视为无物。这句话体现出了诗人对友人的信任和期望。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深厚的情感,更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精妙的比喻,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俗、追求精神自由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