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老争持寒涧水,山灵尽扫暮庭烟
出处:《和牛知事》
宋 · 何梦桂
白首相逢叹暮年,楝花风后草连天。
单车载月来林下,樽酒移春入座边。
野老争持寒涧水,山灵尽扫暮庭烟。
从君去后柴门闭,惟有閒云绕屋椽。
单车载月来林下,樽酒移春入座边。
野老争持寒涧水,山灵尽扫暮庭烟。
从君去后柴门闭,惟有閒云绕屋椽。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白首相逢:老年时的相遇。暮年:晚年。
楝花:一种落叶乔木,春季开花。
单车:独自行驶的车辆。
樽酒:盛满酒的酒杯。
移春:引入春天的景色。
野老:乡村老人。
山灵:山中的精灵或自然之灵。
柴门:简陋的木门。
閒云:悠闲自在的云。
翻译
白发相逢感叹岁月已晚,楝花飘落后满眼是连天的草地。独自骑车带着月色来到林下,举起酒杯将春天的景色移到身边。
乡野老人争相取来寒涧清泉,山神似乎也清扫了傍晚的庭院烟雾。
自从你离去后,我家柴门紧闭,只有悠闲的白云环绕屋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隐居山林的生活情景。开头两句“白首相逢叹暮年,楝花风后草连天”写出了诗人与友人在老年相遇时对往昔岁月的感慨和自然界春去夏来的变化。这不仅是对时间流逝的一种无奈感受,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自然及其自身命运的深刻体验。
“单车载月来林下,樽酒移春入座边”这两句则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夜晚图景。诗人独自一人乘着月色带来的清光,进入了林中,用美酒来享受这个季节所带来的愉悦。这是对隐居生活情趣的一种抒写,也反映出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深切感受和内心世界的宁静与满足。
“野老争持寒涧水,山灵尽扫暮庭烟”两句通过对比强调了诗人与世俗生活的区别。野老在寒冷的溪流中争夺着最后的生机,而诗人的住所则是由山灵清扫过的,没有半点尘埃和烦恼。这一刻,诗人似乎已经超脱了凡尘的纷扰,达到了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境界。
“从君去后柴门闭,惟有閒云绕屋椽”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的思念。自从朋友离别之后,诗人便关闭了家中的柴门,将自己封锁在这个宁静的空间里。然而,即使是在这样的孤寂之中,也只有悠闲的云朵围绕着屋椽,显得分外亲切。这不仅是对友情的一种缅怀,更是一种超然物外、自我安慰的情感体验。
整首诗通过诗人与自然的交融,以及对朋友的思念,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