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雨喧客耳,羁梦何由成
绿彩泛林端,爱此朝景明。
晨炊肃徒驭,结束方上征。
千岩屹穹隆,万壑临峥嵘。
谁知有微径,在此苍翠屏。
昔闻五尺道,驰心已伶俜。
今朝复何朝,冒此绝险行。
侧路不容足,下瞰千仞坑。
步武一蹉跌,陨身如建瓴。
避地本爱死,兹行岂偷生。
篮舆仗伧人,崎岖信所经。
下为崖石碍,上苦萝蔓撄。
阴岩多沮洳,泥苔汰相仍。
薄暮雨欲来,白云起如蒸。
稍观前山暗,已复如悬绳。
行行入中林,心悸万鼓鸣。
三泉如雪翻,竞泻石上声。
值此绝世景,避贼难为情。
路转复临川,浊流方满盈。
波神恣桀鷔,势欲丘壑平。
雄张拥行潦,河渎将抗衡。
我方媚斯水,敢誇海若名。
叫度雨踰急,山烟深杳冥。
舍棹即绝壁,扶持陟碐层。
经行细石坠,十步九战兢。
羊肠与三涂,其险莫与京。
叱驭匪前哲,但觉微命轻。
须臾至田家,茅茨耿清灯。
篝火燎衣湿,坐使愁虑并。
夜雨喧客耳,羁梦何由成。
平明起长望,重阴竟四瞑。
嘉禾垂垄病,恶木连山荣。
兵荒兼岁恶,吁嗟此黎氓。
泥水方自蔽,出门谅何能。
穷居未觉苦,篱外长峰青。
注释
积雨:连日大雨。敢谓:敢说。
绿彩:绿色光影。
朝景:早晨景色。
晨炊:清晨炊烟。
结束:完毕。
千岩:千座山峰。
万壑:万条山谷。
微径:小路。
苍翠屏:苍翠的山峦。
五尺道:古代道路。
伶俜:心生向往。
绝险:极险。
侧路:狭窄小路。
陨身:丧命。
建瓴:瓶中水倾倒。
避地:避难。
兹行:这次行程。
篮舆:竹轿。
崎岖:艰难。
萝蔓:藤蔓。
沮洳:积水。
杳冥:深沉。
绝壁:峭壁。
篝火:野外火堆。
愁虑:忧虑。
羁梦:羁旅之梦。
四瞑:天黑。
嘉禾:好稻谷。
病:病态。
恶木:劣质树木。
荣:茂盛。
兵荒:战乱。
黎氓:百姓。
自蔽:自我遮蔽。
谅:想必。
穷居:困居。
长峰:高大山峰。
翻译
连续多日的雨,哪敢说今天会放晴。绿色的光影在树林边缘闪烁,喜爱这早晨明亮的景色。
清晨炊烟升起,队伍严肃前行,装备完毕后开始远征。
千座山峰高耸,万条山谷深邃,景象壮观。
谁知道在这苍翠的山峦间,隐藏着一条小路。
过去听说的五尺道,早已让我心生向往。
今日又将踏上怎样的旅程,面对这险峻的山路。
小路狭窄仅容足,向下看是千丈深渊。
一步不慎,就会像瓶中的水倾倒般丧命。
避难本为求死,这次行程并非苟且偷生。
乘坐简陋的竹轿,依赖当地人的帮助,艰难前行。
下有岩石阻碍,上有藤蔓缠绕,环境恶劣。
阴暗的岩壁多积水,泥泞苔藓连绵不断。
傍晚雨意渐浓,白云如蒸笼般升起。
前方山色昏暗,仿佛悬挂在半空。
深入密林,心中恐惧如同万鼓齐鸣。
泉水如雪翻滚,石上溅起激荡的声音。
面对这世间罕见的美景,避贼却成了难题。
道路转而面临河流,浑浊的水流满溢。
河水汹涌,仿佛波神逞威,欲填平沟壑。
我被河水吸引,不敢妄称大海之名。
雨声越来越大,山雾深沉难以穿透。
弃舟登峭壁,艰难攀爬险峻的石阶。
行走中石头不断落下,每一步都惊心动魄。
羊肠小道与三途之险相比,也不过如此。
驾驭者非智者,只觉生命微不足道。
终于到达农家,茅屋内灯光微弱。
篝火燃烧,湿衣烤干,却带来更多的忧虑。
夜雨吵闹,羁旅之梦无法成形。
黎明时分远眺,阴霾笼罩直到天黑。
稻田病态低垂,恶木茂盛连山。
战乱饥荒接踵而至,哀叹百姓的苦难。
泥泞的道路难以通行,出门更是困难重重。
身处困境并未觉苦,只有门外青峰依旧。
生活困顿,内心却无太多苦楚,只因篱笆外的青山常青。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行者在连续阴雨之后,冒险攀登高峻山峰的场景。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个人勇气的展示,同时也透露出行者的内心世界和对生命的思考。
开篇“积雨连日夜,敢谓今旦晴”直截了当地表达了对天气变化的观察,而“绿彩泛林端,爱此朝景明”则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紧接着,“晨炊肃徒驭,结束方上征”描绘了一日行程的开始和准备工作。
在“千岩屹穹隆,万壑临峥嵌”中,诗人以宏伟的语言描述了山峰的壮丽,而“谁知有微径,在此苍翠屏”则暗示了隐藏在这片绿意中的小路。
接下来的几句“昔闻五尺道,驰心已伶俜。今朝复何朝,冒此绝险行。”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听闻的道路宽阔与现实中冒险攀登的对比,显露出一种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
“侧路不容足,下瞰千仞坑。步武一蹉跌,陨身如建瓴。”则生动地描绘了行者在险峻山路上的困境和身体的颠簸,而“避地本爱死,兹行岂偷生”则是诗人对自己生命态度的一种自我肯定。
以下几句“篮舆仗伧人,崎岖信所经。下为崖石碍,上苦萝蔓撄。”继续描述了行者的艰难行进和环境的险恶。紧接着,“阴岩多沮洳,泥苔汰相仍。薄暮雨欲来,白云起如蒸。”则是对山中气候变化的细腻描写。
“稍观前山暗,已复如悬绳。行行入中林,心悸万鼓鸣。”表达了诗人在进入密林后,对周围环境和内心世界的感受。随后的“三泉如雪翻,竞泻石上声”则是对山中的水景与声音的描绘。
“值此绝世景,避贼难为情。”表达了诗人对于眼前壮观景象的珍惜和内心的情感波动。紧接着,“路转复临川,浊流方满盈。”则是对山中河流的描述。
“波神恣桀鷔,势欲丘壑平。雄张拥行潦,河渎将抗衡。”中的水景描写,充分展现了诗人对于大自然力量的敬畏和赞美。
“我方媚斯水,敢誇海若名。”表达了诗人对水的喜爱和自信,而“叫度雨踰急,山烟深杳冥。”则是对突如其来的雨幕和迷雾中的山景的描绘。
接下来的几句“舍棹即绝壁,扶持陟碐层。经行细石坠,十步九战兢。”继续描述了行者的攀登过程和心里的紧张感受。而“羊肠与三涂,其险莫与京。”则是对山路险峻程度的评价。
“叱驭匪前哲,但觉微命轻。”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脆弱性的认识,而“须臾至田家,茅茨耿清灯。”则描绘了一天行程结束后的宁静场景。
最后,“篝火燎衣湿,坐使愁虑并。夜雨喧客耳,羁梦何由成。”表达了诗人在雨夜中的心境和对未来的迷茫感受。“平明起长望,重阴竟四瞑。”则是对天气变化的观察和个人情绪的波动。
“嘉禾垂垄病,恶木连山荣。兵荒兼岁恶,吁嗟此黎氓。”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灾害、农业损失以及战争带来的苦难的感慨。而“泥水方自蔽,出门谅何能。”则是对外出困难和个人能力的思考。
结尾的“穷居未觉苦,篱外长峰青。”表达了诗人对于目前生活状态的接受和对未来山色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