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招取遗民赴僧社,竹堂分坐静看心全文

招取遗民赴僧社,竹堂分坐静看心

出处:《招客游寺
唐 · 张登
江城吏散捲春阴,山寺鸣钟隔雨深。
招取遗民赴僧社,竹堂分坐静看心

拼音版原文

jiāngchéngsànjuànchūnyīnshānmíngzhōngshēn

zhāomínsēngshèzhútángfēnzuòjìngkànxīn

注释

江城:指代城市。
吏散:官员下班。
捲:卷起,这里指天气转晴。
春阴:春天的阴雨天气。
山寺:位于山中的寺庙。
鸣钟:敲钟。
隔雨深:隔着雨声显得深远。
遗民:流离失所或归隐的人。
赴僧社:前往寺庙聚会。
竹堂:用竹子建造的堂屋。
分坐:各自坐下。
静看心:静静地观察内心。

翻译

官署里的官员们在春天的阴雨中下班离去
山中的寺庙里,雨声中传来悠扬的钟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寺春景。江城吏散捲春阴,表明春天到了,官府中的文书工作开始松懈,而春日的阴霾被轻轻卷起。这不仅是对自然季节变化的描写,也反映了诗人内心世界从繁忙到宁静的转变。

山寺鸣钟隔雨深,则进一步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古老的庙宇中传来悠扬的钟声,穿过细雨,显得格外清幽,这种声音不仅是听觉上的享受,更象征着心灵深处的安宁。

招取遗民赴僧社,这里的“遗民”可能指的是那些在尘世中感到迷茫和孤独的人们,被邀请到僧侣所在的清净之地。这不仅是对肉体上的避难所,更是一种精神上的慰藉。

竹堂分坐静看心,诗人将这种宁静的场景与内心世界相连。竹堂是古代文人喜爱的雅集之处,而这里则是一种禅定之地。在这清净幽雅的环境中,每个人都能安坐静虑,观照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想。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宁静的主题。它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更反映出诗人对于精神世界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