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远集将何所,卑飞或可居全文

远集将何所,卑飞或可居

明 · 郭之奇
惜诵期终悯,缄思绝世挐。
顿承英哲诲,因向旧怀摅。
忆昔疲南亩,移情赴北车。
逢时多曲折,自守一千徐。
趋舍方违众,否臧欲任予。
矜愚忘草莽,豁达对簪裾。
但谓方肠坦,不知世故疏。
鄙夷繇径至,忽略当门锄。
昭质虽纷饰,陈辞未得舒。
终然迷忌讳,遂尔触崎岖。
远集将何所,卑飞或可居
公庭歌锡爵,独坐耻空书。
亦有心怜者,谁为手援欤。
以兹时亟失,祇与意踌躇。
在我惟求犮,于人敢吐茹。
非关难援引,本自少声誉。
攘诟依清白,离尤入静虚。
去来仍直道,先后念皇舆。
怆恻春秋代,吁嗟日月除。
悠悠长路渺,歉歉一身馀。
瞻顾观民极,阽危问服初。
前脩苟不失,夫子谓何如。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郭之奇所作的《书情呈倪玉汝宫端》。全诗情感深沉,表达了诗人面对世事变迁、个人遭遇的复杂心情。

诗中开篇“惜诵期终悯,缄思绝世挐”,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内心的悲悯。接着,“顿承英哲诲,因向旧怀摅”两句,表明在英明的导师指导下,诗人回顾过去,反思自我。

“忆昔疲南亩,移情赴北车”描绘了诗人从农耕生活转向仕途的转变过程。“逢时多曲折,自守一千徐”则体现了诗人面对复杂世事的坚持与谨慎。

“趋舍方违众,否臧欲任予”表现了诗人不随波逐流,坚持自我原则的态度。“矜愚忘草莽,豁达对簪裾”则展示了诗人对世俗的淡泊与对高雅人士的尊重。

“但谓方肠坦,不知世故疏”揭示了诗人对世事的无知与单纯。“鄙夷繇径至,忽略当门锄”表达了对社会偏见的无奈与对正直行为的忽视。

“昭质虽纷饰,陈辞未得舒”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终然迷忌讳,遂尔触崎岖”则说明了诗人因遵循原则而遭受挫折的经历。

“远集将何所,卑飞或可居”表达了诗人对未来道路的迷茫与对低姿态生活的考虑。“公庭歌锡爵,独坐耻空书”则展现了诗人对官场荣誉的追求与对自我价值的坚守。

“亦有心怜者,谁为手援欤”表达了诗人渴望理解与帮助的情感。“以兹时亟失,祇与意踌躇”则反映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犹豫与思考。

“在我惟求犮,于人敢吐茹”表明了诗人对个人成长的追求与对他人的坦诚。“非关难援引,本自少声誉”揭示了诗人面对困难时的无助与自我的谦逊。

“攘诟依清白,离尤入静虚”表达了诗人坚持正直与内心平静的决心。“去来仍直道,先后念皇舆”则体现了诗人对国家与民族的忠诚与关怀。

“怆恻春秋代,吁嗟日月除”描绘了时间流转带来的哀伤与感慨。“悠悠长路渺,歉歉一身馀”表达了诗人对人生道路的迷茫与自我反省。

“瞻顾观民极,阽危问服初”体现了诗人对民众疾苦的关注与对国家安危的忧虑。“前脩苟不失,夫子谓何如”则表达了诗人对先贤智慧的敬仰与对自身行为的反思。

整首诗情感丰富,语言深沉,通过诗人对个人经历、社会现象的反思,展现了其对理想、道德、责任的深刻思考,以及在复杂世事中的坚持与挣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