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素馨穿百子,琉璃点处更如霞
出处:《柚灯》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柚灯多出女儿家,持作中秋不夜花。
尽去红瓤馀紫玉,深含朱火似丹砂。
枝枝巧制鸾龙样,颗颗光争日月华。
七夕素馨穿百子,琉璃点处更如霞。
尽去红瓤馀紫玉,深含朱火似丹砂。
枝枝巧制鸾龙样,颗颗光争日月华。
七夕素馨穿百子,琉璃点处更如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柚灯的独特魅力,将柚灯比喻为中秋之夜的花朵,不仅色彩斑斓,还巧妙地模仿了鸾龙的图案,散发出如同日月之华的光芒。诗人通过“尽去红瓤馀紫玉,深含朱火似丹砂”这两句,生动地展现了柚灯内部剔透的紫色与红色,犹如深藏的朱砂,既表达了柚灯的精致与美丽,也暗示了其内在的丰富与深邃。而“枝枝巧制鸾龙样,颗颗光争日月华”则进一步强调了柚灯设计的精巧与艺术性,仿佛每一颗柚灯都蕴含着日月的光辉,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最后,“七夕素馨穿百子,琉璃点处更如霞”两句,不仅将柚灯与传统节日七夕联系起来,更以“琉璃点处更如霞”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柚灯在灯光照射下呈现出的绚丽色彩,如同霞光般耀眼夺目。整首诗通过对柚灯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其作为中秋佳节装饰的独特美感,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和人工创造美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