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追羊叔子,遐想寄千秋
出处:《登抚州拟岘台和李秀峰韵》
清末民国初 · 金武祥
百战孤城在,巍然峙此楼。
几经烽火劫,不尽古今愁。
山色当窗落,江声抱郭流。
谁追羊叔子,遐想寄千秋。
几经烽火劫,不尽古今愁。
山色当窗落,江声抱郭流。
谁追羊叔子,遐想寄千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抚州拟岘台的壮丽景象与历史沧桑感。首联“百战孤城在,巍然峙此楼”开篇即以“百战孤城”点明地点,抚州曾是战争频发之地,而今独存的拟岘台则见证了历史的风云变幻,屹立不倒,展现出一种坚韧与威严。接下来的“几经烽火劫,不尽古今愁”两句,通过“烽火劫”与“古今愁”的对比,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过往战争的深沉反思。
“山色当窗落,江声抱郭流”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又充满生机的画面,山色与江水相互映衬,赋予了拟岘台及其周围环境以生动的气息。这不仅是一幅自然景观的描绘,更蕴含着诗人对宁静与和谐的向往。
最后一句“谁追羊叔子,遐想寄千秋”则将思绪引向古代,以羊祜(字叔子)为典故,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追思与敬仰,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于未来千年的遐想与期待。整首诗通过景物描写与历史联想,展现了抚州拟岘台的独特魅力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对历史、自然与未来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