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毛犹胜我,不必愧鬅鬙
出处:《梳头二首 其二》
宋 · 岳珂
长记涪翁语,无尘有发僧。
无尘方愿学,有发亦何曾。
学士年年样,车门日日乘。
二毛犹胜我,不必愧鬅鬙。
无尘方愿学,有发亦何曾。
学士年年样,车门日日乘。
二毛犹胜我,不必愧鬅鬙。
注释
涪翁:可能指宋代诗人黄庭坚,涪翁是他的号。无尘:形容僧人超脱尘世,清心寡欲。
车门:古代官僚出行乘坐的马车,这里代指仕途或公务活动。
二毛:指头发黑白相间,形容年老。
鬅鬙:形容头发蓬乱,这里代指白发丛生。
翻译
长久记得涪翁的话语,那里的僧人没有尘俗之气。他们一心向学,即使有头发也未曾沾染尘世。
学者每年的风貌都相似,每天进出车门忙碌不停。
虽然他们头发斑白,但比我还要自在,不必为白发而感到羞愧。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岳珂所作的《梳头二首》中的第二首。诗人以简洁的语言,回忆了对一位名叫涪翁的僧人的印象,他强调了涪翁的超凡脱俗,无尘的心境和修行。诗人表示自己也希望能像涪翁那样去除尘世的纷扰,但承认自己仍有世俗的烦恼,如头发的增多。
"长记涪翁语,无尘有发僧",这两句描绘出涪翁的禅意形象,他不仅言语深邃,且已达到无尘无欲的境界,即使有发,也象征着他的心境并未完全脱离红尘。
"无尘方愿学,有发亦何曾",诗人表达了自己的向往,虽然自己未能完全达到无尘的状态,但仍然怀揣着学习和追求的心。
"学士年年样,车门日日乘",这里可能暗指诗人自身的日常生活,尽管忙碌,但仍需应对世俗事务,每日出入于官场。
最后两句"二毛犹胜我,不必愧鬅鬙","二毛"指的是头发斑白,诗人自嘲地说,即使头发斑白,自己仍不如涪翁清心寡欲,不必为世俗的忧虑而感到惭愧。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己未能完全达到理想状态的自我解嘲,体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