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居三顾后,晚节重幽寻
出处:《和人秋归终南山别业》
唐 · 钱起
旧居三顾后,晚节重幽寻。
野径到门尽,山窗连竹阴。
昔年莺出谷,今日凤归林。
物外凌云操,谁能继此心。
野径到门尽,山窗连竹阴。
昔年莺出谷,今日凤归林。
物外凌云操,谁能继此心。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旧居:过去的住所。三顾:多次拜访。
晚节:晚年。
幽寻:隐秘的探索。
野径:野外小路。
尽:尽头。
山窗:山边的窗户。
竹阴:竹子的阴影。
昔年:过去。
莺:黄莺。
出谷:从山谷飞出。
凤:凤凰。
归林:回归森林。
物外:超脱世俗。
凌云操:高洁的志向。
继:继承。
此心:这样的心境。
翻译
在故居多次来访之后,晚年我更向往隐秘的探索。小路直通门前,山窗边竹影深深。
回忆起往昔黄莺从山谷飞出,如今凤凰似要回归森林。
超脱尘世的高洁志向,有谁能继承这样的心境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的归隐生活,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与追求超脱世俗的心境。开篇“旧居三顾后,晚节重幽寻”透露出诗人对故居的深情和对隐逸生活的执着追求。"野径到门尽,山窗连竹阴"写出了归隐后的宁静生活,自然景物与住宅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氛围。
"昔年莺出谷,今日凤归林"则是诗人对比往昔与今,表明自己如同凤凰般回归大自然,这里“莺”指的是莺鸟,即鹅。古代传说中,莺能识时节,故此处用以自喻,表达了诗人的高洁情操和对自由的向往。
"物外凌云操,谁能继此心"则是诗人在赞叹自己能够超脱尘世,达到一种精神上的自由。这里“凌云”形容琴声飘逸,“谁能继此心”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境界的珍视和独特性,他认为自己的这种追求并非他人所能理解或继承。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诗人超脱红尘、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以及其对精神自由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