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每哭同流何处去,闲抛净土不思归全文

每哭同流何处去,闲抛净土不思归

出处:《怀净土诗
元末明初 · 梵琦
人生百岁七旬稀,往事回观尽觉非。
每哭同流何处去,闲抛净土不思归
香云玛瑙阶前结,灵鸟珊瑚树里飞。
从证法身无病恼,况餐禅悦永忘饥。

鉴赏

这首诗以深邃的哲理和超脱的意境,描绘了对人生与净土的思考。开篇“人生百岁七旬稀”,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生命的短暂与珍贵,引出对过往岁月的反思。“往事回观尽觉非”一句,揭示了人对过去经历的重新审视后,往往能认识到其不足或错误,体现了人生的自我反省与成长。

“每哭同流何处去,闲抛净土不思归。”这两句诗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人生中的痛苦与追求比作水流,而“净土”则象征着心灵的归宿与解脱。诗人通过这一对比,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厌倦以及对精神家园的向往。

“香云玛瑙阶前结,灵鸟珊瑚树里飞。”这两句描绘了一幅纯净、祥和的净土景象,香云与玛瑙代表了物质世界的美好与纯净,而灵鸟与珊瑚则象征着精神世界的自由与丰富。这些意象共同营造出一种超越现实、充满灵性的氛围。

最后,“从证法身无病恼,况餐禅悦永忘饥。”这两句总结了诗的主题,强调通过修行达到内心的平静与满足,不再为外在的物质欲望所困扰,而是享受精神上的滋养与快乐。整首诗通过对人生与净土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精神境界的追求和对生命意义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