潺湲子陵濑,髣髴如在目
出处:《严陵钓台送李康成赴江东使》
唐 · 刘长卿
潺湲子陵濑,髣髴如在目。
七里人已非,千年水空绿。
新安江上孤帆远,应逐枫林万馀转。
古台落日共萧条,寒水无波更清浅。
台上渔竿不复持,却令猿鸟向人悲。
滩声山翠至今在,迟尔行舟晚泊时。
七里人已非,千年水空绿。
新安江上孤帆远,应逐枫林万馀转。
古台落日共萧条,寒水无波更清浅。
台上渔竿不复持,却令猿鸟向人悲。
滩声山翠至今在,迟尔行舟晚泊时。
翻译
流水潺潺,仿佛映入眼帘的是子陵溪边的情景。七里之外人事已非,千年的江水依然碧绿如昔。
在新安江上,孤独的船影渐行渐远,似乎随着枫林的曲折而转折。
古台夕阳下显得萧瑟凄凉,寒冷的水面平静而清澈。
昔日钓鱼台上渔竿不再握持,只有猿鸟的哀鸣触动人心。
滩声和山色依旧,期待你在傍晚时分驾舟停泊,感受这一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离别之情,融合了自然景观与个人感慨。开篇“潺湲子陵濑,髣髴如在目”即设定了一个充满怀旧气息的画面,水流潺潺,回忆如潮水般涌来。紧接着,“七里人已非,千年水空绿”表达了时间流逝与人事变迁的无常感。
“新安江上孤帆远,应逐枫林万馀转”则描绘了一幅别离的情景,孤独的船帆在新安江上渐行渐远,与枫林中飘逸的风相呼应,流露出诗人对友人的深情与不舍。
“古台落日共萧条,寒水无波更清浅”中的古台和落日构成了一种静谧而又有些许凄凉的情境,而那寒冷的水却出奇地平静,似乎也在诉说着一种淡定的哀愁。
“台上渔竿不复持,却令猿鸟向人悲”则显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哀伤,那本应是捕鱼工具的渔竿,如今已不再被拿在手中,而那猿鸟似乎也能感受到人的悲凉。
最后,“滩声山翠至今在,迟尔行舟晚泊时”中,滩声与山色依旧,但诗人却选择了迟缓地驾舟,晚些泊船,仿佛是在延长这离别之情的时间,也是对即将消逝景象的一种留恋。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个人感情的深刻抒发,展现了古人离别时的复杂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