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子去何之,愚公谷正愚
出处:《附集王辋川句》
明末清初 · 陈子升
之子去何之,愚公谷正愚。
遥知远林际,青霭入看无。
遥知远林际,青霭入看无。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友人离去的情景,以及诗人对友人所在之地的想象与感慨。首句“之子去何之”,以疑问的形式表达了对友人行踪的关切和好奇。接着,“愚公谷正愚”一句,巧妙地运用了典故,将友人所去之处比作愚公谷,既暗示了友人前往的地方偏远或隐秘,也暗含了对友人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通过“愚”字,诗人不仅描绘出环境的荒凉与宁静,也寄托了对友人品格的敬仰。
“遥知远林际,青霭入看无”两句,进一步展开想象,描绘了友人所在之地的景色。远处的树林与天边的青色雾气融为一体,构成了一幅静谧而深远的画面。这里的“青霭”不仅指自然景象,也象征着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远离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向往与祝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深情与对远方世界的美好想象,体现了明末清初文人对于友情、自然与内心世界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