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方尊北极,寿忽殒南山
出处:《烈祖孝高挽歌二首 其一》
唐 · 李中
谁解叩乾关,音容去不还。
位方尊北极,寿忽殒南山。
凤辇应难问,龙髯不可攀。
千秋遗恨处,云物锁桥山。
位方尊北极,寿忽殒南山。
凤辇应难问,龙髯不可攀。
千秋遗恨处,云物锁桥山。
翻译
谁能理解这叩问天门的意蕴,声音和容貌已一去不返。他的地位如同北极星般崇高,寿命却突然在南山终结。
华丽的凤辇恐怕难以再见,那象征皇权的龙须也无法触及。
千秋万代的遗憾之地,云雾缭绕,山川仿佛封锁了回忆。
鉴赏
此诗为唐代诗人李中的作品,名为《烈祖孝高挽歌二首》之第一首。诗中通过对故人无法再见的哀叹,表达了深切的怀念与不舍。
"谁解叩乾关,音容去不还":此句中“叩”字意味着敲击或打门的声音,“乾关”常指代远方或难以到达之地。诗人在询问,有谁能够打开那无法企及的距离,让逝去的人事物再次回到眼前。“音容”即声音与面容,代表了逝者生前的模样,但这些都已一去不复返。
"位方尊北极,寿忽殒南山":这里“位方尊北极”指的是尊贵的地位如同北极星一般稳固高悬,而“寿忽殒南山”则是说生命却像南山一样突然地结束了。诗人通过这两句强烈对比,表达了对逝者不可逆转的命运和地位的感慨。
"凤辇应难问,龙髯不可攀":“凤辇”指的是古代帝王车驾中的凤鸟形象,是权势与尊贵的象征;而“龙髯”则是传说中龙须的意思,常用来比喻皇家的尊严或神秘。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逝者的尊贵身份和力量的无奈,以及无法触及那高不可攀的权威。
"千秋遗恨处,云物锁桥山":“千秋”意味着长久,“遗恨”是指流传后世的哀愁。而“云物锁桥山”则形象地描绘了一种隔绝和封闭的情景,仿佛连天上的云朵都在围困那座桥和山,增添了诗中的悲凉氛围。
整首诗通过对逝者的怀念和尊贵身份的描述,以及无法触及与重返过去的无奈,表达了深沉的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