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海山归未得,芝朮梦中春全文

海山归未得,芝朮梦中春

唐 · 姚合
十日公府静,巾栉起清晨。
寒蝉近衰柳,古木似高人。
学佛宁忧老,为儒自喜贫。
海山归未得,芝朮梦中春

拼音版原文

shígōngjìngjīnzhìqīngchén
hánchánjìnshuāiliǔgāorén

xuéníngyōulǎowèipín
hǎishānguīwèizhīzhúmèngzhōngchūn

注释

十日:连续十天。
公府:官署。
静:清静。
巾栉:梳洗。
寒蝉:秋蝉。
衰柳:衰败的柳树。
古木:古老的树木。
高人:德高望重的人。
学佛:研习佛法。
宁:岂能,不。
忧老:忧虑年老。
为儒:作为儒生。
喜贫:自喜于清贫。
海山:山海。
归未得:未能回归。
芝朮:芝草和术药,象征长寿。
梦中春:梦中的春天。

翻译

连续十天官署清静,清晨我起床梳洗
秋蝉靠近衰败的柳树,古老的树木像德高望重的人
研习佛法不忧虑年老,作为儒生我自喜于清贫生活
虽然期盼回归山海,但现实却未能实现,只能在梦中寻觅芝朮带来的春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生活氛围。"十日公府静,巾栉起清晨"表达了在一个安静无忧的早晨,主人公在官府中开始他的日常,"寒蝉近衰柳"则用虫鸣声和萧瑟的柳枝来形容初春的寂寞与生机。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寄托了自己的情感。

"古木似高人"中的“古木”象征着岁月的积淀和智慧的深邃,而“似高人”则使人联想到那些德高望重的人物,或许诗人自己也在追求那种超凡脱俗的境界。接下来的"学佛宁忧老,为儒自喜贫"表明了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一是学习佛法,以达观无所得的宁静状态;二是以儒家之道自居于清贫中,乐在其中。这两者都体现了诗人对于精神生活的追求和重视内心世界。

最后两句"海山归未得,芝朮梦中春"则透露出一种对远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不易达成的理想。"海山"象征着遥远而又壮丽的目标,而"未得"则表明了这种追求并非易事;"芝朮梦中春"中的“芝”和“朮”都是珍贵之物,代表了美好的愿望,而这些愿望只能在梦中实现,暗示了一种超越现实的理想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人生态度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和深邃,以及对于精神生活的高度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