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者流离叹,时方旱暵馀
出处:《送罗提举》
宋 · 陈造
万口歌谣里,临岐挽使车。
五云金碧际,平步闯天居。
皇眷须裨益,清朝有诏除。
致君真夙素,活国此权舆。
壮岁持英节,春风满比闾。
民皆乐耕凿,吏敢狃侵渔。
日者流离叹,时方旱暵馀。
饱饥亲劳来,骨肉费勤渠。
汲直开仓后,韩公报政初。
重前汉皇席,肯挟子公书。
冠豸传应实,婴鳞可待徐。
规恢今日事,抱负与时摅。
吏治捐邦蠹,群妖信鼎鱼。
衰翁怜命蹇,违世坐才疏。
但有江山助,曾无甔石储。
登门仍造次,作意借吹嘘。
此去游丹地,能无荐子虚。
壮心翔碧落,归梦谢黄淤。
凝睇成分袂,从人更曳裾。
念为天下贺,不拟赋愁予。
五云金碧际,平步闯天居。
皇眷须裨益,清朝有诏除。
致君真夙素,活国此权舆。
壮岁持英节,春风满比闾。
民皆乐耕凿,吏敢狃侵渔。
日者流离叹,时方旱暵馀。
饱饥亲劳来,骨肉费勤渠。
汲直开仓后,韩公报政初。
重前汉皇席,肯挟子公书。
冠豸传应实,婴鳞可待徐。
规恢今日事,抱负与时摅。
吏治捐邦蠹,群妖信鼎鱼。
衰翁怜命蹇,违世坐才疏。
但有江山助,曾无甔石储。
登门仍造次,作意借吹嘘。
此去游丹地,能无荐子虚。
壮心翔碧落,归梦谢黄淤。
凝睇成分袂,从人更曳裾。
念为天下贺,不拟赋愁予。
拼音版原文
注释
万口:众人。临岐:路口。
裨益:有益的贡献。
权舆:开始,开端。
比闾:邻里。
侵渔:侵夺渔利。
旱暵:干旱。
甔石:盛水或酒的器皿,代指粮食。
吹嘘:夸赞,推崇。
子虚:虚构的人物,比喻美好的名声。
黄淤:黄土,比喻平凡的生活。
曳裾:拉扯衣襟,表示恭敬。
翻译
在万众的歌声中,官员在路口挽留使者的马车。他如同五彩祥云间的仙人,轻松步入天宫般的居所。
皇上的恩宠期待他的贡献,朝廷下诏任命他新的职务。
他一心辅佐君王,以实现国家的繁荣。
年轻时他秉持高尚节操,春风拂过邻里间充满和谐。
百姓乐于耕种,官吏不敢肆意侵夺。
感叹过去动荡,正值旱灾之后。
他亲自慰劳饥民,家人也为他的辛勤付出感到心疼。
打开粮仓赈济后,他效仿韩信的公正施政。
他重视汉朝的先例,不会像子公那样独断专行。
他的正直和才能得到认可,等待时机展现。
规划今日之事,胸怀壮志与时代同行。
清除官场腐败,群魔乱舞的局面得以整治。
老朽感叹命运多舛,因才疏学浅而远离尘世。
只有江山陪伴,没有多余的粮食储备。
来访者匆匆,他并未期待别人的吹捧。
这次离去,是否能如游仙般在仙境中留下佳话。
壮志飞翔在蓝天,归乡之梦告别黄土。
深情凝视,即将分别,随从们牵着衣角。
为天下人的福祉而欢喜,我并无个人忧愁。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造所作的《送罗提举》,表达了对罗提举出仕的祝贺和对其政绩的期待。首联以万口歌谣相送,描绘出送别的热烈场景,接着写罗提举如同平步青云,将要进入朝廷任职,肩负皇恩重任。颔联赞美罗提举的才能和清廉,希望他能造福百姓,整治吏治。颈联描述罗提举年轻时的英勇和春风满面的形象,以及他对民生的关注和吏治的清明。
诗中提到的“韩公报政初”暗指罗提举效仿韩信的智慧,开始实施有益于国家的政策。尾联表达诗人对罗提举未来的期许,祝愿他在仕途上一帆风顺,同时表示自己虽年老无能,但仍愿为罗提举提供支持和鼓励。整首诗情感真挚,充满了对人才的赞赏和对国家治理的热切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