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古哲士,清望故通籍
出处:《七夕饮何司寇南漪亭》
明末清初 · 张穆
高林暑气薄,已入秋月夕。
年年云汉期,空见支机石。
客子轻出门,春夏迥已隔。
托栖美园林,两见山月白。
重来感倾尊,廿载座上客。
遭乱罢远游,百里还屏迹。
主人古哲士,清望故通籍。
休心娱石泉,辟径延山泽。
和风开池台,鱼鸟各自适。
狂歌天地宽,倒影摇金液。
年年云汉期,空见支机石。
客子轻出门,春夏迥已隔。
托栖美园林,两见山月白。
重来感倾尊,廿载座上客。
遭乱罢远游,百里还屏迹。
主人古哲士,清望故通籍。
休心娱石泉,辟径延山泽。
和风开池台,鱼鸟各自适。
狂歌天地宽,倒影摇金液。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南漪亭共度七夕之夜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友情之深。首句“高林暑气薄,已入秋月夕”描绘了夏日逐渐消逝,秋夜降临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凉爽的氛围。接下来,“年年云汉期,空见支机石”则借用了牛郎织女的传说,表达了对爱情与相聚的渴望,同时也暗示了现实中的分离与遗憾。
“客子轻出门,春夏迥已隔”写出了时间的流逝,以及季节更替带来的变化,客人轻启门扉,仿佛从一个世界步入另一个世界。接着,“托栖美园林,两见山月白”则描绘了在美丽园林中两次见到山间皎洁的月光,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隐含着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重来感倾尊,廿载座上客”表达了对老友重逢的喜悦与感慨,二十年的岁月仿佛在这一瞬间被浓缩,加深了彼此之间的情感联系。“遭乱罢远游,百里还屏迹”则透露出诗人因战乱而停止了远方的旅行,回到了熟悉的环境,流露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主人古哲士,清望故通籍”赞扬了主人不仅是一位智者,还保持着清高的名声与官职,体现了对高尚人格的尊重。“休心娱石泉,辟径延山泽”描绘了主人喜爱自然,与山水为伴的生活方式,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
最后,“和风开池台,鱼鸟各自适”表现了在和煦的春风中,池塘与台阁被精心布置,鱼儿与飞鸟自由自在,象征着和谐与宁静。“狂歌天地宽,倒影摇金液”则以豪放的歌声表达对广阔天地的热爱,倒映在水中的身影仿佛在金色液体中舞蹈,充满了浪漫与幻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自然之美、友情之深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