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未若去岁风,飘忽几终夕全文

未若去岁风,飘忽几终夕

出处:《和王夷仲咏施粥
宋 · 吴芾
伊昔岂无旱,赫日流金石。
伊昔岂无水,巨浸连天白。
未若去岁风,飘忽几终夕
时方属新秋,稻子半黄赤。
倏然卷地来,一扫不遗力。
但觉田亩空,不见仓箱积。
馀祸及吾民,来春有饥色。
巡门粥妻子,不足充贵籴。
往往成流离,有家归不得。
我方还里闾,正值此艰厄。
有心怀拯救,不寐欲通昔。
念无捐廪人,此意空愤激。
民饥犹己饥,吾宁忍独食。
作糜倒瓶粟,恨不及九百。
纠合族与邻,乐从有吾叔。
岂但一时利,永作他年额。
要令里中人,自此长饱德。
虽或有凶年,不复更他适。
郑罕与宋乐,未足为匹敌。
施厚报必丰,会须看他日。

拼音版原文

hànliújīnshí

shuǐjìnliántiānbái

wèiruòsuìfēngpiāozhōng

shífāngshǔxīnqiūdàobànhuángchì

shūránjuànláisǎo

dànjuétiánkōngjiàncāngxiāng

huòmínláichūnyǒu

xúnménzhōuchōngguì

wǎngwǎngchéngliúyǒujiāguī

fāngháizhèngzhíjiānè

yǒuxīn怀huáizhěngjiùmèitōng

niànjuānlǐnrénkōngfèn

mínyóuníngrěnshí

zuòdǎopínghènjiǔbǎi

jiūlíncóngyǒushū

dànshíyǒngzuòniáné

yàolìngzhōngrénchángbǎo

suīhuòyǒuxiōngniángèngshì

zhènghǎnsòngwèiwèi

shīhòubàofēnghuìkàn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农村饥荒的悲惨图景,通过对比去年和今年秋天的差异,表达了诗人对百姓疾苦的深切关怀。诗中“伊昔岂无旱,赫日流金石”两句,运用夸张手法形象地描绘了酷热无水的景象,设置了整首诗悲凉的基调。

接着,“未若去岁风,飘忽几终夕。时方属新秋,稻子半黄赤”一段,通过对比往年和今年秋风的不同,以及稻子的生长状况,暗示了今年收成的不足。这不仅是自然环境的变化,更反映出农业生产的困难。

“倏然卷地来,一扫不遗力。但觉田亩空,不见仓箱积”两句,则直接描写了饥荒导致的粮食短缺和田地的荒废,进一步加深了诗中的悲哀色彩。

在接下来的“馀祸及吾民,来春有饥色。巡门粥妻子,不足充贵籴”中,诗人通过“馀祸及吾民”的表述,强调了灾害对百姓生活的影响,以及政府救济措施的不足。

紧接着,“往往成流离,有家归不得”一句,揭示出饥荒带来的社会问题,如人口流离失所,家庭破碎。诗人通过“正值此艰厄”表达了自己身处困境之中,对救助百姓的迫切心情。

“有心怀拯救,不寐欲通昔。念无捐廪人,此意空愤激”两句,诗人抒发了自己的愿望和无奈,表达了想要施以援手却又感到力不从心的复杂情感。

最后,“民饥犹己饥,吾宁忍独食。作糜倒瓶粟,恨不及九百”等句子,诗人以极度哀伤的情怀,表达了对同胞饥饿的深切同情,以及自己欲救之心而不得的无奈。

整首诗语言沉郁,情感真挚,以强烈的社会关怀和深刻的人文关怀贯穿始终,是一篇描写饥荒、抒发爱国情怀的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