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有千斤金,不如林下贫
出处:《诗三百三首 其一七一》
唐 · 寒山
我见世间人,茫茫走路尘。
不知此中事,将何为去津。
荣华能几日,眷属片时亲。
纵有千斤金,不如林下贫。
不知此中事,将何为去津。
荣华能几日,眷属片时亲。
纵有千斤金,不如林下贫。
注释
茫茫:形容众多、纷繁。走路尘:比喻世人忙于生活,像尘土一样四处奔波。
此中事:指生活的真谛或人生的意义。
去津:寻找方向或出路。
荣华:指富贵、荣耀。
眷属:家人、亲属。
千斤金:极言财富之多。
林下贫:指隐居生活,虽贫而心境宁静。
翻译
我看见世间的众人,如同尘土般在世间忙碌奔波。他们不明白生活的真谛,不知道要去何处寻找方向。
荣华富贵能维持多久,亲人朋友只是片刻亲近。
即使拥有千金财富,也不如在林下过着清贫的生活更让人向往。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诗人通过观察世间人的忙碌无序,表达了自己对于物质追求和社会名利的淡然。"茫茫走路尘"形象地描述了人们在尘世中的奔波劳累,而"不知此中事, 将何为去津"则流露出诗人对这种忙碌无目的生活的困惑与不解。
接着,"荣华能几日,眷属片时亲"这两句表达了对于荣华富贵和家庭团聚的珍惜,但同时也感受到这些美好事物的短暂和脆弱。最后,"纵有千斤金,不如林下贫"则是诗人内心真实的呼声,宁愿选择一种简单、清贫但自由自在的生活。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世间喧嚣与个人内心所向,传达了诗人对于精神独立和简朴生活方式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