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丰登接帝畿,家家耕破旧荒陂
出处:《次韵和丁学士途中偶作》
宋 · 王禹称
淮海丰登接帝畿,家家耕破旧荒陂。
乳牛引犊精神健,野叟携孙鬓发衰。
河市妓翻轻茜袖,社筵人插小红旗。
凭谁画取村田乐,尽使忧民圣主知。
乳牛引犊精神健,野叟携孙鬓发衰。
河市妓翻轻茜袖,社筵人插小红旗。
凭谁画取村田乐,尽使忧民圣主知。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淮海:指淮河流域和海州地区,古代中国的农业重要区域。丰登:丰收,农作物大量收获。
帝畿:京城及其周边地区,代指朝廷。
荒陂:荒废的山坡地。
乳牛:刚生下不久的小牛。
野叟:乡村的老者。
河市:河边的市场。
轻茜袖:轻盈的红色衣袖,形容女子的装扮。
社筵:祭祀土地神的宴会。
小红旗:象征节日或庆典的装饰。
村田乐:乡村生活的欢乐场景。
忧民圣主:关心人民疾苦的贤明君主。
翻译
淮海地区丰收连着京城边,家家户户开垦昔日荒地。母牛牵引幼牛精神饱满,老翁带着孙子头发已显衰老。
河边集市上的女子轻舞罗袖,社日宴会上人们插上小红旗。
谁能描绘出这田园之乐,让忧国忧民的圣主知晓这一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乡村风光图。开篇“淮海丰登接帝畿,家家耕破旧荒陂”两句,通过对比的手法,展现了淮河一带丰收的景象和农民改造自然、开发荒地的勤劳形象。
“乳牛引犊精神健,野叟携孙鬓发衰”两句,则描写了牛儿随着耕犁在田间自由奔跑的生机勃勃,以及老人携孙散步的情景,展现了一种岁月静好、生命延续的和谐氛围。
接下来的“河市妓翻轻茜袖,社筵人插小红旗”两句,通过对河边集市中妇女翻动衣袖和村庄祭祀时插放的小红旗的情景描写,传递了节庆气氛和乡土生活的丰富多彩。
最后,“凭谁画取村田乐,尽使忧民圣主知”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希望有画家能够捕捉到这种美好的农村生活,并通过艺术作品让君主知道百姓的快乐与期待,这里既有对美好生活的赞美,也有对统治者关心民生的一种期许。
整首诗语言平实自然,情感真挚,通过对乡村生活场景的描绘,表达了对和谐社会、丰收年华以及君主关怀民生的美好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