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路急促促,人情沸皇皇
出处:《饥旱》
宋末元初 · 戴表元
旱风烁我肤,饥火煎我肠。
春夏犹自可,入秋始难当。
簪珥陡顿尽,衾裯纤细将。
夺从女奴手,并入米客囊。
但冀喘息延,敢忧生理妨。
山州古硗瘠,岁计仰苏杭。
发地流玉粒,浮天驾牙樯。
如何水后郡,翻籴浙东粮。
行路急促促,人情沸皇皇。
焦枯望一雨,禬祷愿千方。
云气亦偃蹇,魃妖转炎扬。
浮生想有属,沈忧聊暂忘。
春夏犹自可,入秋始难当。
簪珥陡顿尽,衾裯纤细将。
夺从女奴手,并入米客囊。
但冀喘息延,敢忧生理妨。
山州古硗瘠,岁计仰苏杭。
发地流玉粒,浮天驾牙樯。
如何水后郡,翻籴浙东粮。
行路急促促,人情沸皇皇。
焦枯望一雨,禬祷愿千方。
云气亦偃蹇,魃妖转炎扬。
浮生想有属,沈忧聊暂忘。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身处严重饥荒的困境,干旱酷热使得肌肤受苦,饥饿如同烈火煎熬内心。他感叹春夏尚能支撑,但秋季来临后愈发艰难。生活物资耗尽,连贵重的首饰都被女奴和米商掠夺。诗人只求暂时缓解,无暇顾及生计,因为地方贫瘠,依赖苏杭等地的粮食供应。然而,作为水旱之地的官员,却不得不从浙东购买粮食,路上行人匆忙,人心惶惶。人们期盼着甘霖降临,以解除旱灾带来的焦渴。诗人借云气和旱魃的形象,寓言旱情的严峻,同时也寄希望于生活的转机,通过短暂的沉思,暂时忘却深重的忧虑。整首诗情感深沉,反映了社会动荡时期人民生活的艰辛与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