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庸欲度频回首,弓剑天边白露凉
出处:《沙河怅望》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百二关山起太行,巩华宫树晓苍苍。
诸陵水落沙河阔,十口云连碣石长。
士马当年悲雨雪,君臣此日怨参商。
居庸欲度频回首,弓剑天边白露凉。
诸陵水落沙河阔,十口云连碣石长。
士马当年悲雨雪,君臣此日怨参商。
居庸欲度频回首,弓剑天边白露凉。
鉴赏
这首《沙河怅望》是明末清初诗人屈大均所作,通过对沙河两岸壮丽景色的描绘,以及对历史往事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历史忧思与个人情感。
首联“百二关山起太行,巩华宫树晓苍苍”,开篇即以雄浑之笔勾勒出太行山脉的壮丽景象,接着点出巩华宫的晨景,苍茫而宁静,为全诗奠定了深沉的基调。
颔联“诸陵水落沙河阔,十口云连碣石长”,通过描绘沙河两岸的广阔景象和云连碣石的壮观,进一步渲染了历史的辽远与自然的壮美,同时也暗含着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颈联“士马当年悲雨雪,君臣此日怨参商”,将视角转向历史,通过“士马”与“君臣”的形象,表达了对古代战争与政治关系的深刻反思,其中“悲雨雪”与“怨参商”分别象征着战争的残酷与君臣之间的隔阂,蕴含着诗人对历史悲剧的同情与思考。
尾联“居庸欲度频回首,弓剑天边白露凉”,诗人站在居庸关前,回望过去,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感。这里的“弓剑”不仅指武器,也象征着历史的沧桑与个人的命运。白露的凉意,既是自然界的景象,也是诗人内心深处的凄凉感受,暗示着对过往岁月的深深怀念与对未来的迷茫。
整首诗以壮丽的自然景观为背景,巧妙地融入了对历史的反思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