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藓色侵盘马地,稻花香入放衙楼
出处:《过陵水县补东坡遗》
宋 · 释德洪
白沙翠竹并江流,小县炊烟晚雨收。
苍藓色侵盘马地,稻花香入放衙楼。
过厅客聚观灯网,趁市人归旋唤舟。
意适忽忘身是客,语音无伴始生愁。
苍藓色侵盘马地,稻花香入放衙楼。
过厅客聚观灯网,趁市人归旋唤舟。
意适忽忘身是客,语音无伴始生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乡村生活画卷。首句“白沙翠竹并江流”,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江边白沙与翠竹相映成趣的画面,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和谐之美。接着,“小县炊烟晚雨收”一句,通过炊烟和晚雨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温馨而略带诗意的生活氛围。
“苍藓色侵盘马地,稻花香入放衙楼”两句,进一步深化了画面的层次感。苍苔覆盖的地面与稻花的香气相互交织,不仅丰富了视觉与嗅觉的体验,也暗示了季节的更迭与生命的循环。这种自然与人文的融合,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
“过厅客聚观灯网,趁市人归旋唤舟”描绘了乡村集市的热闹场景,人们在集市上聚集,欣赏着灯火阑珊的景象,随后又各自忙碌于归家的路上,唤起船只,继续他们的日常生活。这一场景既展现了乡村生活的繁忙与活力,也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共处。
最后,“意适忽忘身是客,语音无伴始生愁”表达了诗人在此地感受到的自由与快乐,以及在远离熟悉环境时产生的孤独感。这两句诗反映了诗人对自由与归属感的双重追求,以及对自然与人文环境之间微妙关系的深刻理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宋代乡村生活的独特魅力,以及诗人对自然美景和田园生活的深深热爱与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