窈窕崎岖殊未艾,去程方始问三巴
出处:《入秭归界》
宋 · 范成大
山根系马得浆家,深入穷乡事可嗟。
蚯蚓祟人能作瘴,茱萸随俗强煎茶。
幽禽不见但闻语,野草无名都著花。
窈窕崎岖殊未艾,去程方始问三巴。
蚯蚓祟人能作瘴,茱萸随俗强煎茶。
幽禽不见但闻语,野草无名都著花。
窈窕崎岖殊未艾,去程方始问三巴。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山根:山脚。系马:拴马。
得浆家:有卖米酒的小店。
事可嗟:生活令人感叹。
蚯蚓祟人:蚯蚓引发疾病。
作瘴:产生瘴气。
茱萸:一种植物,用于驱邪。
煎茶:泡茶。
幽禽:深山里的鸟。
不见但闻语:只闻其声不见其形。
野草:野生花草。
著花:开满花朵。
窈窕崎岖:弯曲且崎岖。
殊未艾:还未结束。
去程:前行的旅程。
三巴:古代地区名,这里泛指远方。
翻译
山脚下拴马处有卖米酒的小店,深入偏远乡村的生活实在令人感叹。蚯蚓带来的疾病能引发瘴气,人们依照习俗用茱萸泡茶来驱邪。
深山里的鸟儿只闻其声不见其形,野生的花草虽无名却开遍了山野。
道路弯曲且崎岖不平,前方的旅程还远未结束,我正要启程前往三巴之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范成大的《入秭归界》,描绘了诗人进入秭归地区时的所见所感。首句“山根系马得浆家”写诗人骑马行进,路边有人供应马匹饮水,显示出旅途的艰辛和民间的亲切。接着,“深入穷乡事可嗟”表达了对偏远乡村生活条件艰苦的感慨。
“蚯蚓祟人能作瘴”一句,通过比喻,暗示了这里的环境可能湿热多病,蚯蚓带来的泥土气息可能引发疾病。诗人提到茱萸习俗,即使在这样的环境中,当地人仍以茱萸泡茶,体现了他们的坚韧与习俗的延续。
“幽禽不见但闻语,野草无名都著花”描绘了自然环境的静谧与生机,虽然没有直接看到鸟儿,但能听到它们的声音;野草虽无名,却开出了鲜艳的花朵,展现出大自然的活力。
最后两句“窈窕崎岖殊未艾,去程方始问三巴”,诗人用“窈窕崎岖”形容道路的曲折,表示旅程还未结束,前方还有更远的“三巴”之地等待探索。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秭归边远地区的风貌,以及诗人对未知路途的期待和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