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雉影沧波,望望深云树
出处:《谒伍子胥庙》
明 · 皇甫涍
列雉影沧波,望望深云树。
回照延清襟,芳阡引幽步。
曲隅抗兰寝,灵旗出残雾。
畴昔抱余悲,怅矣前溪路。
解剑邈英风,荐潦申遐慕。
芳草忽复春,东门霭如故。
烟明刹殿霞,风满平池露。
向月临江洲,含情不能渡。
回照延清襟,芳阡引幽步。
曲隅抗兰寝,灵旗出残雾。
畴昔抱余悲,怅矣前溪路。
解剑邈英风,荐潦申遐慕。
芳草忽复春,东门霭如故。
烟明刹殿霞,风满平池露。
向月临江洲,含情不能渡。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皇甫涍的《谒伍子胥庙》描绘了诗人拜谒伍子胥庙时的景象和内心感受。诗中通过"列雉影沧波"展现出水边雉鸟的倒影,以及"深云树"的深远意境,营造出一种神秘而肃穆的氛围。"回照延清襟"表达了阳光洒落,使人心境清澈,"芳阡引幽步"则暗示着诗人沿着香气四溢的小径漫步,探寻历史遗迹。
"曲隅抗兰寝,灵旗出残雾"描绘了庙宇的静谧与神圣,仿佛伍子胥的灵魂在薄雾中显现。诗人回忆起过去对伍子胥的哀思,"畴昔抱余悲,怅矣前溪路",流露出对英雄的敬仰和淡淡的哀愁。
"解剑邈英风,荐潦申遐慕"表达了诗人卸下佩剑,以诚挚的心情向伍子胥表达深深的景仰和怀念。"芳草忽复春,东门霭如故"则以春天的生机和旧时东门的朦胧景色,寓言时光流转,但英雄的精神犹在。
最后,"烟明刹殿霞,风满平池露"描绘了庙宇周围的宁静与祥和,而"向月临江洲,含情不能渡"则以月夜江边的深情凝望,表达了诗人对伍子胥的无尽追思,却因情感深沉而无法跨越这情感的界限。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深深敬仰和怀旧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