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风云路向前,功名盍趁仕强年
出处:《次韵翁古晚见寄就送其之京》
宋 · 陈著
万里风云路向前,功名盍趁仕强年。
文如李杜谁争燄,心是夷齐不问泉。
别驾有功歌沸海,筑台在望勇趋燕。
自惭筋力难追送,侧耳凌清上集贤。
文如李杜谁争燄,心是夷齐不问泉。
别驾有功歌沸海,筑台在望勇趋燕。
自惭筋力难追送,侧耳凌清上集贤。
拼音版原文
注释
万里:形容路途遥远。风云路:比喻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旅途。
盍:何不,应当。
仕强年:仕途上的壮年时期。
李杜:李白和杜甫,唐代著名诗人。
争燄:竞争炽热的文采。
夷齐:伯夷和叔齐,古代的高洁之士。
别驾:官职名,此处指有功绩的人。
沸海:形容声名远播。
筑台:建造纪念或激励的平台。
勇趋燕:勇敢地奔赴目标地点燕地。
筋力:体力。
难追送:难以亲自送别。
凌清:超越世俗,向往清高。
集贤:聚集贤人或参加高尚的聚会。
翻译
踏上万里征途风雨无阻,趁着年轻追求功名事业。文章才华比肩李白杜甫,心志高洁仿效伯夷叔齐。
别驾之功如同歌声震撼海浪,筑台远望激励自己勇往直前到燕地。
自感体力不支难以相送,只能倾听清音仰慕贤才登高集会。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友人翁古晚进京赴任的激励与感慨。首句“万里风云路向前”,以壮阔的景象象征友人的前程,寓意道路虽长,但充满希望。次句“功名盍趁仕强年”鼓励友人在年轻时积极追求仕途上的成就。
第三句“文如李杜谁争燄”,将翁古晚的文才比作李白和杜甫,赞美他的才华横溢,暗示他有望在文学上独领风骚。第四句“心是夷齐不问泉”,则赞扬友人高尚的品格,即使身处官场,也能坚守道义,不为名利所动。
第五、六句“别驾有功歌沸海,筑台在望勇趋燕”,进一步表达对友人出仕的期待,期望他在新的岗位上有所作为,如同歌声激荡海浪般显赫。最后一句“自惭筋力难追送,侧耳凌清上集贤”,诗人自谦体力不支无法亲自送行,但仍愿倾听友人的佳音,表达了深深的关切和对友人才华的敬仰。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充满激励与祝福的送别诗,体现了宋人对士人的期许和对友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