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为柱东南,济川藉手援
出处:《送李少文按闽》
明 · 范景文
霜花肃气秋,九月红如茜。
送子驰青骢,丹山水飞练。
频行重握手,忧时心悁悁。
烽烟震我圉,茧丝悲赤县。
谁为柱东南,济川藉手援。
海邦幸无尘,时恐妖氛见。
水镜澄官方,绣斧彰雷电。
封事策金城,揽辔巡夏甸。
庶以荅焦劳,入对含章殿。
慎旃似尔祖,崇勋懋帝眷。
送子驰青骢,丹山水飞练。
频行重握手,忧时心悁悁。
烽烟震我圉,茧丝悲赤县。
谁为柱东南,济川藉手援。
海邦幸无尘,时恐妖氛见。
水镜澄官方,绣斧彰雷电。
封事策金城,揽辔巡夏甸。
庶以荅焦劳,入对含章殿。
慎旃似尔祖,崇勋懋帝眷。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范景文所作的《送李少文按闽》。诗中描绘了霜花肃杀的秋日景象,红叶如同茜草般鲜艳,渲染出一种壮丽而略带悲凉的氛围。诗人以“送子驰青骢”起笔,借马匹的疾驰象征友人离别之速,同时也暗喻了友人赴任的急迫与重要性。
“丹山水飞练”一句,将丹山的水比作白练,生动地展现了水流的清澈与壮观,也寓意着友人的清正廉洁和刚毅不屈。接下来,“频行重握手,忧时心悁悁”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此行的担忧与不舍,以及对友人肩负重任的敬佩之情。
“烽烟震我圉,茧丝悲赤县”两句,通过烽火连天的战争场景和百姓生活的艰辛,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现实,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怀。
“谁为柱东南,济川藉手援”则表达了对友人能力的肯定和期待,希望他能成为支撑东南的一根支柱,帮助国家渡过难关。接着,“海邦幸无尘,时恐妖氛见”两句,既是对友人安全的祝愿,也是对国家和平稳定的期盼。
“水镜澄官方,绣斧彰雷电”运用比喻手法,赞扬友人在官场中的公正廉洁和果敢决断,如同水镜一般清明,又如绣斧般威猛有力。最后,“封事策金城,揽辔巡夏甸”描述了友人巡视边疆的情景,体现了其忠诚与勤勉。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也有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切忧虑,展现了诗人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