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有弦歌堪莞尔,丈夫声价属仪秦
出处:《南康道中三首》
明 · 苏葵
马前黄纸二毛身,桃李行行愧未春。
纵有弦歌堪莞尔,丈夫声价属仪秦。
纵有弦歌堪莞尔,丈夫声价属仪秦。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走在南康道中的所见所感,充满了深沉的哲理与对人生的思考。
首句“马前黄纸二毛身”,以“黄纸”象征官文书,暗示诗人可能正前往某个官府或参与某种公务活动。而“二毛身”则形象地描绘出诗人年岁已长,两鬓斑白的形象,流露出岁月流逝的感慨。
次句“桃李行行愧未春”,诗人看到路边的桃树和李树排列整齐,却还未到春天,花开的时节。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述,也暗含了诗人内心的自省与谦逊,仿佛在说,即使自己已经步入晚年,但内心仍怀有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追求,却未能如愿以偿,感到一丝遗憾。
第三句“纵有弦歌堪莞尔”,这里的“弦歌”常用来比喻文人雅士的琴棋书画、吟诗作赋等活动,表达了诗人即便在忙碌的公务之余,仍不忘保持高雅的情趣,以音乐、诗歌来愉悦身心。然而,“堪莞尔”之后的转折,暗示了这种乐趣并非真正的满足,可能只是暂时的慰藉。
最后一句“丈夫声价属仪秦”,“丈夫”在此泛指有志之士,“声价”指的是名声与地位,“仪秦”则是指战国时期的纵横家张仪与苏秦,他们以口才和谋略著称。这句话意味着真正的男子汉的价值和声誉,应当像张仪和苏秦那样,通过智慧和能力来赢得世人的尊重,而不是仅仅依靠外在的成就或虚名。这不仅是对自身的一种期许,也是对时代和社会价值的一种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自我价值以及社会理想的深刻思考,既有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有对个人境遇的感慨,更蕴含着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对时代精神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