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日薄都无瘴,海外风来早见秋
出处:《寄高象州》
宋 · 项安世
闻向君王乞象州,只贪州宅有高楼。
山西日薄都无瘴,海外风来早见秋。
蟋蟀已非今角匠,鹧鸪犹是旧亭侯。
南崖石壁宽多少,题遍新诗意未休。
山西日薄都无瘴,海外风来早见秋。
蟋蟀已非今角匠,鹧鸪犹是旧亭侯。
南崖石壁宽多少,题遍新诗意未休。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向君王:向皇帝。乞象州:请求担任象州刺史。
州宅:州府官邸。
高楼:高大的楼房。
山西:指象州在山的西面。
日薄:阳光稀少。
都无瘴:没有瘴气。
海外风:远处的海风。
早见秋:早早带来秋天的感觉。
蟋蟀:一种昆虫,古人常以之为乐。
今角匠:现在的音乐工匠。
鹧鸪:鸟名,叫声凄凉,常引人思乡。
旧亭侯:古代官职,比喻鹧鸪。
南崖石壁:南方的崖壁。
宽多少:有多宽。
题遍:写满。
诗意未休:创作诗歌的热情未消。
翻译
听说他向君王请求出任象州刺史,只为那州府宅邸有高耸的楼阁。山西之地阳光稀薄没有瘴气,海外的风带来了早秋的气息。
蟋蟀已经不再是当时的音乐工匠,鹧鸪依旧是旧时的守卫者。
南崖的石壁有多宽广,我题写新诗的兴致还未消减。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项安世创作的《寄高象州》。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象州的特点,表达了对友人的问候和对地方风物的赞赏。首句“闻向君王乞象州”点出友人高象州曾向朝廷请求赴任象州,显示出其仕途的变迁。次句“只贪州宅有高楼”则暗示了象州的繁华和友人对居所的期待。
接着,诗人通过“山西日薄都无瘴,海外风来早见秋”,描绘了象州地理位置优越,气候宜人,没有瘴气,且能提前感受到秋季的气息,展现了象州的清新与舒适。
“蟋蟀已非今角匠,鹧鸪犹是旧亭侯”运用典故,将象州的自然景物与历史人文相结合,寓意象州虽历经岁月变迁,但仍有传统文化的韵味留存。
最后两句“南崖石壁宽多少,题遍新诗意未休”描绘了象州的壮丽山川,诗人想象自己在石壁上题诗,意犹未尽,表达了对友人新任之地的赞美和对诗歌创作的热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对象州的描绘,既传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也展示了诗人对自然与文化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