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送年华、浮沉寂寞,几人名宦全文

送年华、浮沉寂寞,几人名宦

出处:《贺新郎五十八首
清 · 蒋士铨
忽废书而叹。
送年华、浮沉寂寞,几人名宦
周党有时寻闵贡,终日樵苏不爨,或徙倚、雪窗莹案。
旧学商量知己少,对前贤、敢效偏师战。
越人射、感时变。
功名三十鱼龙幻,记恩门昔年曾奉,定兴香瓣。
梦绕秦中函丈远,那得长依经幔。
忆隔岁、东华重见,引领双旌容易别,又晨星、落落风流散。
披尺素、忍多看。

鉴赏

这首《贺新郎》词,由清代词人蒋士铨所作,情感深沉,意境深远,展现了词人对时光流逝、世事无常的感慨以及对友情、学问的珍视。

词开篇即以“忽废书而叹”起笔,点明了词人面对书籍时的思绪万千,感叹于岁月的流逝与人生的寂寞。接着,词人通过“送年华、浮沉寂寞,几人名宦”这一句,表达了对人生浮沉、名利场中人情冷暖的深切体会,以及对真正能够坚守自我、不为名利所动的人的敬仰。

“周党有时寻闵贡,终日樵苏不爨,或徙倚、雪窗莹案。”这几句描绘了古代文人学者的生活状态,他们或许偶尔会像周党寻找闵贡那样,寻求心灵的慰藉和精神的寄托;或许如终日砍柴烧火的樵夫,生活简朴却内心充实;或许在雪窗下静心读书,案头明亮如雪,象征着他们对学问的追求和对知识的渴望。

“旧学商量知己少,对前贤、敢效偏师战。”词人感叹于知音难觅,愿意向先贤学习,但又深知自己难以完全效仿,表达了对传统学问的尊重和对自身能力的谦逊。

“越人射、感时变。”这里借用典故,表达了对时代变迁的敏感和对个人命运的反思。越人射箭的故事寓意深刻,既是对个人技艺的追求,也是对社会变革的敏感反应。

“功名三十鱼龙幻,记恩门昔年曾奉,定兴香瓣。”词人回顾自己的人生经历,将功名视为虚幻的鱼龙变化,同时不忘感恩曾经教导过自己的师长,表达出对过去岁月的怀念和对师恩的感激。

“梦绕秦中函丈远,那得长依经幔。”词人想象自己在梦中回到了遥远的秦中,那里有深厚的学问氛围,他渴望能够长久地沉浸在经典的阅读之中,体现了对学问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求。

“忆隔岁、东华重见,引领双旌容易别,又晨星、落落风流散。”词人回忆与友人的相聚,感叹时光易逝,分别后各自分散,如同晨星般稀疏,表达了对友情的珍惜和对离别的无奈。

“披尺素、忍多看。”最后,词人面对书信,不忍心过多阅读,可能是因为信中承载了太多离愁别绪,或是对往事的深深怀念,体现了词人细腻的情感世界。

整首词情感丰富,语言凝练,通过对比、引用等多种手法,展现了词人对人生、学问、友情的深刻思考和独特感悟,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