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九重召还赐廌冠,敕付条章振文学全文

九重召还赐廌冠,敕付条章振文学

出处:《送彭勖御史南还
明 · 杨士奇
骢马铁连钱,锦鞍珊瑚鞭。
东风都门道,旦发何翩翩。
霜台御史贤且文,治平中丞之远孙。
贤孙白日上雕鹗,东广南闽持教铎。
九重召还赐廌冠,敕付条章振文学
南畿一百二十二郡县,俊秀如林玉雕琢。
世重贤才比麟凤,杞梓楩楠作梁栋。
圣人垂拱坐明堂,昕夕需贤升显用。
臣子受命当驱驰,必有勋绩裨清时。
山川何地无奇产,要知成器须良师。
苏湖安定不易得,萧艾芳兰岂无择。
与君同乡郡,分手重离情。
丈夫得志贵行道,当令海内扬鸿名。

鉴赏

此诗《送彭勖御史南还》是明代杨士奇所作,通过对彭勖御史的赞美和对其南归的送别,展现了对贤才的推崇以及对国家人才选拔制度的肯定。

首句“骢马铁连钱,锦鞍珊瑚鞭”描绘了彭勖御史出行时的威武形象,以骏马、锦鞍、珊瑚鞭等华美之物象征其身份尊贵和才华出众。接着“东风都门道,旦发何翩翩”则通过描写清晨从京城出发的情景,表现了彭勖御史出行的迅速与从容不迫。

“霜台御史贤且文,治平中丞之远孙”两句点明彭勖御史的身份背景,既为御史,又出身于治平中丞的家族,暗示其家族的荣耀与传统。接下来“贤孙白日上雕鹗,东广南闽持教铎”赞扬彭勖如同家族中的佼佼者,不仅在政务上有卓越表现,更在教育领域有所建树,犹如雄鹰翱翔于天空,传播知识与智慧。

“九重召还赐廌冠,敕付条章振文学”描述了彭勖因功绩卓著而受到朝廷的表彰与重用,被授予象征公正的廌冠,并负责制定和推广文学政策,进一步彰显其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角色。

“南畿一百二十二郡县,俊秀如林玉雕琢”通过比喻,形容彭勖在南畿地区广泛推行教化,众多人才如同玉石般被精心雕琢,展现出其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巨大贡献。

“世重贤才比麟凤,杞梓楩楠作梁栋”强调了贤才对于社会的重要性,将他们比作珍贵的麒麟、凤凰以及坚硬的木材,比喻他们在国家建设中的关键作用。

“圣人垂拱坐明堂,昕夕需贤升显用”表达了对贤才的期待,希望他们能在圣人的引导下,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

“臣子受命当驱驰,必有勋绩裨清时”指出作为臣子,应当积极履行职责,为时代做出贡献。

“山川何地无奇产,要知成器须良师”强调了人才成长离不开好的教育环境和良师的指导。

“苏湖安定不易得,萧艾芳兰岂无择”通过对比苏湖地区的安定与萧艾、芳兰的不同,说明在人才选拔中不应忽视任何可能的优秀人才。

最后,“与君同乡郡,分手重离情。丈夫得志贵行道,当令海内扬鸿名”表达了对彭勖的深厚情感,预祝他在新的岗位上大展宏图,为国家和社会带来更大的影响和荣誉。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寓意,展现了对彭勖御史个人才能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对国家人才选拔和培养机制的高度评价,以及对贤才在社会发展中重要作用的深刻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