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云吾道隘,太守近能禅
出处:《喜陆太守孝山长斋因其生日作诗四首寄之》
明 · 释函是
谁云吾道隘,太守近能禅。
视事经坛外,观心晓箭前。
护生先茹澹,息讼共清缘。
多士南州遍,弦歌钟梵边。
视事经坛外,观心晓箭前。
护生先茹澹,息讼共清缘。
多士南州遍,弦歌钟梵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太守亲近佛法的生活态度和治理理念。首句“谁云吾道隘”,以反问形式表达出对太守追求精神境界的肯定,暗示其道不狭隘,而是深邃且宽广。接着“太守近能禅”点明主题,表明太守接近禅学,内心平和。
“视事经坛外,观心晓箭前”两句,通过“视事”与“观心”的对比,展现了太守在政务与内心修养之间的平衡。他不仅处理政务,更注重内心的洞察与净化,如同在拂晓时分静观内心,寻求清明。
“护生先茹澹,息讼共清缘”则进一步阐述了太守的仁爱之心与公正无私。他以淡泊的心态对待生活,以慈悲为怀保护生命,同时致力于消除纷争,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这里的“清缘”既指清净的因缘,也暗含着与佛教中因果律的联系。
最后,“多士南州遍,弦歌钟梵边”描绘了太守治下的繁荣景象。南州遍地都是人才,他们或在学习,或在修行,音乐与宗教的歌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生动的文化与宗教融合的画面。这不仅体现了太守的治绩卓著,也反映了其政策对社会文化的积极影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太守在政务与精神追求上的双重成就,以及其对社会的深远影响,是一首富有哲思与人文关怀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