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怜幽兴洽,壶矢夜忘归
出处:《题陈明府园亭》
明 · 叶春及
素练明前浦,苍屏绕四围。
一亭高突兀,七月尚芳菲。
竹覆山扉重,花侵石路微。
自怜幽兴洽,壶矢夜忘归。
一亭高突兀,七月尚芳菲。
竹覆山扉重,花侵石路微。
自怜幽兴洽,壶矢夜忘归。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幽雅的园林景象。首句“素练明前浦”,以“素练”比喻清澈的水面,清晨的阳光照耀在水面上,如同洁白的绸缎般明亮,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接着,“苍屏绕四围”,用“苍屏”形容四周环绕的青山,赋予了环境以壮丽和深邃之感。
“一亭高突兀”描绘了一座亭子矗立于园中,显得格外醒目,与周围环境形成鲜明对比,增添了空间的层次感。“七月尚芳菲”则点明时节虽已入秋,但园中依然生机勃勃,鲜花盛开,展现出大自然的顽强生命力。
“竹覆山扉重,花侵石路微”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园内的自然景观。竹林覆盖着山门,显得厚重而幽静;花朵轻轻侵入石路,增添了几分细腻与柔美。这两句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了园中景致的精致与和谐。
最后,“自怜幽兴洽,壶矢夜忘归”表达了诗人对这片美景的喜爱与留恋。他自怜于这份幽静的乐趣之中,以至于忘记了时间,直到夜晚仍不愿离去。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深陶醉,也流露出他对生活闲适状态的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充满诗意与美感的园林世界,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