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传灵渠自秦始,南引漓江会湘水
出处:《铧觜》
宋 · 刘克庄
世传灵渠自秦始,南引漓江会湘水。
楚山忧赭石畏鞭,凿崖通堑三百里。
篙师安知有史禄,割牲沈币祀渎鬼。
我舟阁浅怀若人,要是天下奇男子。
只今渠废无人修,嗟乎秦吏未易訾。
楚山忧赭石畏鞭,凿崖通堑三百里。
篙师安知有史禄,割牲沈币祀渎鬼。
我舟阁浅怀若人,要是天下奇男子。
只今渠废无人修,嗟乎秦吏未易訾。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灵渠:古代水利工程。秦始:秦朝的开始。
赭石:红色的矿石,这里指山石。
篙师:撑船的人。
史禄:秦朝官员,负责修建灵渠。
渠废:渠道废弃。
秦吏:秦朝官员。
翻译
世人传说灵渠始于秦朝,从南边引来漓江汇入湘江。楚地的山峦因赭石畏惧开凿,凿出三百里的山崖沟壑。
撑船的人怎能了解史禄的功绩,他们用祭祀的方式祭奠河神。
我的小船停靠在浅水处,心中充满对这位伟大人物的敬仰。
如今这条渠废弃了无人修理,感叹秦朝官吏的功绩不易估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工程的宏伟与艰辛,反映出对历史劳动人民的敬意和对当时政治现实的批判。诗人通过对灵渠这一伟大水利工程的描述,展现了它自秦始皇开凿以来,对南方尤其是楚地的重要性,以及工程的艰巨与辉煌成就。
“篙师安知有史禄”一句,表明了对当时主持工程的工匠和管理者的尊重,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敬畏之情。他们凿崖开渠,不仅是为了功绩,更是在为后世造福。
“割牲沈币祀渎鬼”则显示出古人对水神的崇拜与祭祀,反映了当时的人文信仰和宗教礼仪。诗中“我舟阁浅怀若人,要是天下奇男子”几句,展现了诗人个人的自豪与孤独感,他将自己的舟停在渠边,心中充满对历史英杰的向往。
最后,“只今渠废无人修,嗟乎秦吏未易訾”表达了诗人对于今天这条曾经辉煌的水道已经沦落成废渠的哀叹,同时也批判了当权者不顾民情、漠视百姓疾苦的行为。整首诗通过对历史工程的怀念和现实的反思,抒发了诗人深沉的历史感和社会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