恨无羽翼一飞到,羡子长往不欲还
出处:《杜逸人归龙山》
宋 · 文同
上亭北望二百里,颓巘堕壑围龙山。
余尝往来见之喜,饮食梦寐皆孱颜。
恨无羽翼一飞到,羡子长往不欲还。
安得摆手掉世故,相与傲兀于其间。
余尝往来见之喜,饮食梦寐皆孱颜。
恨无羽翼一飞到,羡子长往不欲还。
安得摆手掉世故,相与傲兀于其间。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颓巘:形容山势险峻、颓废的样子。堕壑:坠入山谷。
孱颜:形容极度喜爱或向往的表情。
摆手:表示放弃或解脱。
傲兀:傲慢而超然。
翻译
我站在亭子向北眺望两百里,险峻的山崖落入山谷,环绕着龙山。我曾多次来往这里,见到这样的景色总是欢喜,无论是饮食还是梦境,都充满了对它的向往。
遗憾没有翅膀能一飞而至,羡慕你能常常前往不愿回来。
如何才能挥手抛开世俗烦恼,与你一同在这山水之间傲然自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故土的深情和不舍,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自由的心境。开篇“上亭北望二百里,颓巘堕壑围龙山”一句,便设定了一个高远的视角,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对龙山的眺望与向往。接下来的“余尝往来见之喜,饮食梦寐皆孱颜”表明诗人对这片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甚至到了梦中都会思念其风貌。
中间两句“恨无羽翼一飞到,羡子长往不欲还”则流露出诗人想要摆脱现实束缚,如鸟般自由翱翔到心仪之地,不愿再返回尘世的强烈愿望。这里的“羽翼”和“一飞到”,象征着超越凡俗、追求绝对自由的心志。
最后两句“安得摆手掉世故,相与傲兀于其间”则表达了诗人想要彻底摆脱尘世羁绊,与自然界合为一体,达到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这不仅是对自然的情感寄托,也是对自由和纯粹生活状态的一种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高与自在,是一曲美妙的山水田园牧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