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行不能半,孤秀则汝嘉
泛萸几何日,尚觉陶巾斜。
寒梅殊不情,矜秋吐奇葩。
霜须半含蕾,春?新茁芽。
记初手锄月,垂杨已藏鸦。
了无盘错根,但有枯槎牙。
真同弃之耳,生意讵可涯。
岁行不能半,孤秀则汝嘉。
眷言抱幽独,乃亦纷竞耶。
妨处在岁寒,奚取俗眼夸。
盍守虬龙姿,毋污蜂蝶哗。
雪霜政凌厉,春自不我遐。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木叶:树叶。菊丛:菊花丛。
泛萸:插茱萸,古代习俗。
陶巾:陶渊明的头巾,代指隐逸生活。
殊不情:毫不留情。
矜秋:在秋天炫耀。
虬龙姿:形容树木坚韧的姿态。
蜂蝶哗:比喻世俗的纷扰。
春自不我遐:春天自然不会远离我们。
翻译
树叶还是绿色的,菊花开始绽放黄色。插上茱萸的日子还有多少,还觉得陶渊明的头巾斜戴的样子。
寒冷的梅花毫不留情,独自在秋天展现奇异的花朵。霜花覆盖下的枝条半含花蕾,春天的新芽正崭露头角。
还记得当初月下亲手挖地,垂杨树下已栖息着乌鸦。
根部没有交错,只有枯枝交错。
你就像被遗弃的一样,生机难道有边界?
一年还未过半,你的孤独秀美却值得赞美。
我怀念你的孤独,难道这也是世俗竞争的一部分吗?
身处严寒时节,何必在意世俗的眼光?
何不保持如虬龙般的姿态,不要被蜂蝶的喧嚣玷污。
即使雪霜严酷,春天自然不会远离我们。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至初冬的景象,木叶尚未完全脱落,而菊花则刚开始开放。诗人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抒发了自己对于生命、成长和时间流逝的感慨。
"泛萸几何日,尚觉陶巾斜"一句中,"泛萸"指的是树叶随风飘落的样子,而"陶巾斜"则形容太阳偏西的景象,表达了时光易逝的意境。
寒梅作为冬日里独自绽放的花朵,常被赋予坚贞不屈的品格,但在这首诗中,它被描写为“殊不情,矜秋吐奇葩”,似乎是对传统美学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梅花超脱于世俗感情的独特视角。
"霜须半含蕾,春?新茁芽"则透露出一种期待与希望,即便是在严寒中,也有生机在悄然萌发。
通过“记初手锄月,垂杨已藏鸦”这句,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往昔岁月的回忆和怀念,而“了无盘错根,但有枯槎牙”的描述,则是对生命过程中必经之路——成长与衰败的写照。
"真同弃之耳,生意讵可涯"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看破红尘的心态,同时也透露了诗人对于生命意义和价值的深刻思考。
最后,“岁行不能半,孤秀则汝嘉。眷言抱幽独,乃亦纷竞耶”一句中,"岁行"指的是时间的流逝,而“孤秀”则形容那些不随波逐流、独立自强的事物或人格。诗人似乎在质疑,即便是那些看似超脱世俗纷争的存在,也难免被世间的喧嚣所包围。
"妨处在岁寒,奚取俗眼夸。盍守虬龙姿,毋污蜂蝶哗"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保持高洁品格和艺术理想不受世俗诱惑的坚持。而“雪霜政凌厉,春自不我遐”一句,则是对严酷自然界中生机勃发的预期与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季节变迁、植物生长和个人的生命体验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时间、生命价值以及个人理想与世俗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