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下清泉古甃寒,百年谁为发幽潜
宋 · 周紫芝
山下清泉古甃寒,百年谁为发幽潜。
可怜昔日供茶鼎,曾与先生当谷帘。
可怜昔日供茶鼎,曾与先生当谷帘。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居住地附近的一口古井,通过这口井与历史人物——濂溪先生的联系,展现了时间的流转与物是人非的感慨。
首句“山下清泉古甃寒”,描绘了井水清澈,井壁古老且带有寒意的画面,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凉意的氛围。接着,“百年谁为发幽潜”一句,表达了对这口井百年历史的思考,以及对其背后故事的探寻,暗示了井水可能承载着不为人知的历史记忆。
“可怜昔日供茶鼎,曾与先生当谷帘”两句,将焦点转向了井水与濂溪先生之间的关联。这里,“茶鼎”和“谷帘”都是用来形容水质优良的典故,前者出自苏轼《试院煎茶》中的“蟹眼已过鱼眼生,飕飕欲作松风鸣”,后者则源自欧阳修《归田录》中关于谷帘泉的描述。这两句通过对比,强调了井水在濂溪先生心中的重要地位,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
最后,“标题:仆所居盖濂溪先生之故基也有井清甘而寒先生尝以比谷帘今为路人所汲余尝为作亭号濂溪泉而为之铭今未暇也”揭示了诗人的身份和创作背景。诗人居住的地方正是濂溪先生的旧居,井水的甘甜和清凉让他想起了谷帘泉,于是他在这里建造了一座亭子,并为之题名“濂溪泉”,想要纪念濂溪先生。然而,由于事务繁忙,他未能及时完成题铭的工作。
整首诗通过对一口古井的描写,巧妙地融入了历史人物的故事,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与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个人生活与历史传承之间关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