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坞渔庄最深处,一层石路一层梯
清 · 钱陈群
杖藜来试踏春泥,夹岸垂杨压帽低。
水曲便通朱邑里,桥平俨似白公堤。
疏篱麂眼翠初泼,细草群腰绿已齐。
竹坞渔庄最深处,一层石路一层梯。
水曲便通朱邑里,桥平俨似白公堤。
疏篱麂眼翠初泼,细草群腰绿已齐。
竹坞渔庄最深处,一层石路一层梯。
鉴赏
这首清代钱陈群的七言律诗描绘了暮春时节诗人探访友人汪玉山太守的情景。首联“杖藜来试踏春泥,夹岸垂杨压帽低”,以轻盈的杖藜和低垂的杨柳形象地展示了春天的气息和盎然生机,诗人漫步其中,仿佛置身于一幅动态的画卷。
颔联“水曲便通朱邑里,桥平俨似白公堤”则通过曲折的水道和平坦的桥梁,暗示了友人居所的雅致与宁静,如同朱邑和白公的诗意之地。“朱邑里”和“白公堤”都是典故,增添了历史文化的韵味。
颈联“疏篱麂眼翠初泼,细草群腰绿已齐”运用生动的比喻,将稀疏的篱笆比作麂的眼睛,细腻的草地比作群腰,描绘出一片翠绿的田园风光,富有画面感。
尾联“竹坞渔庄最深处,一层石路一层梯”进一步揭示了友人隐居的环境,竹林环绕的渔庄深藏其中,石路蜿蜒,犹如阶梯,展现出静谧而幽深的意境。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友人的居所,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景色的欣赏,同时也流露出对传统文化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