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高亦不辞,吾将慰飘零
出处:《过黑松堑》
明 · 史谨
盘盘万松堑,山势如井陉。
连峰枕其外,险阻由天成。
层阴蔽长空,日影寒易倾。
悲风四边起,猿鸟相哀鸣。
我从中国来,至此心魂惊。
骨肉虽在眼,相看共吞声。
惭为阮生恸,努力趣前程。
西南露天光,喜若辞幽冥。
穿云摘橡栗,远趁狙公行。
辛酸不忍弃,所赖全吾生。
俯首视大荒,山要值邮亭。
隔林见酒家,百钱沽一升。
价高亦不辞,吾将慰飘零。
连峰枕其外,险阻由天成。
层阴蔽长空,日影寒易倾。
悲风四边起,猿鸟相哀鸣。
我从中国来,至此心魂惊。
骨肉虽在眼,相看共吞声。
惭为阮生恸,努力趣前程。
西南露天光,喜若辞幽冥。
穿云摘橡栗,远趁狙公行。
辛酸不忍弃,所赖全吾生。
俯首视大荒,山要值邮亭。
隔林见酒家,百钱沽一升。
价高亦不辞,吾将慰飘零。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史谨的《过黑松堑》描绘了一幅险峻而凄清的山景图。诗中,“盘盘万松堑”展现了松树密布的深谷,如同井陉般蜿蜒曲折,山势险峻,自然天成的障碍令人惊叹。接着,阴云蔽日,寒风四起,猿鸟哀鸣,渲染出一种孤寂与悲凉的氛围。
诗人身处异乡,内心受到震撼,尽管亲人近在眼前,却只能默默相对,无声饮泣,表达了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他以阮籍自比,感叹之余,仍决心振奋精神,继续前行。在艰难环境中,他看到西南处露出一线天光,犹如从黑暗中得到解脱,决定积极求生。
穿越云层寻找食物,追赶像狙公那样的智者,虽然生活艰辛,但诗人并未放弃,反而珍惜这些得以维生的机会。最后,他低头望见广袤的荒野,发现山腰处有一座邮亭,远处的酒家虽价高,但他愿意花费百钱买酒,以此来慰藉自己漂泊的心灵。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诗人的情感变化,展现了旅途中的困苦与坚韧,以及对生活的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