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灵剑戟林中活,公道货财心里归
出处:《观五伯吟》
宋 · 邵雍
刻意尊名名愈亏,人人奔命不胜疲。
生灵剑戟林中活,公道货财心里归。
虽则饩羊能爱礼,奈何鸣凤未来仪。
东周五百馀年内,叹息唯闻一仲尼。
生灵剑戟林中活,公道货财心里归。
虽则饩羊能爱礼,奈何鸣凤未来仪。
东周五百馀年内,叹息唯闻一仲尼。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刻意:过分追求。尊名:名声。
亏:受损。
奔命:拼命。
生灵:生命。
剑戟林:刀光剑影的世界。
货财:财物。
心里归:向往心中。
饩羊:薄礼。
爱礼:体现礼仪。
鸣凤:凤凰的象征。
未来仪:高贵的象征。
东周:历史时期。
五百馀年:几百年的岁月。
一仲尼:孔子。
翻译
过分追求名声反而会受损,每个人都在拼命中疲惫不堪。在刀光剑影的世界里,生命艰难求存,公正的财物却只在心中向往。
虽然赠送薄礼也能体现礼仪,但缺少像凤凰那样高贵的象征。
自东周以来的几百年间,只有孔子的教诲让人叹息不已。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哲学家邵雍所作的《观五伯吟》,通过对春秋五霸时期历史的反思,表达了对公正与道德的追求。首句“刻意尊名名愈亏”揭示了过分追求名声可能导致名誉受损的道理,暗示了世事的复杂性。接着,“人人奔命不胜疲”描绘出人们为了生存和权力疲于奔命的场景,反映出社会竞争的激烈。
“生灵剑戟林中活”形象地比喻人们在残酷现实中挣扎求存,而“公道货财心里归”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公正无私的理想,希望财富和权力的分配能以公道为准则。然而,“虽则饩羊能爱礼,奈何鸣凤未来仪”一句,用“饩羊”象征表面的礼节,而“鸣凤”则代表真正的贤德之人,暗示了现实中缺乏真正遵循道德的领导者。
最后,“东周五百馀年内,叹息唯闻一仲尼”总结了整个时代,感叹春秋战国数百年的纷争中,只有孔子(仲尼)的儒家思想和道德教诲尚能让人感到一丝慰藉。这首诗寓言深刻,体现了邵雍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对现实的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