褰衣度水公莫畏,何须苦避蛟龙窟
出处:《将游嵩少题石淙》
宋 · 吕本中
南山吐云柳絮飞,北山之外烟草微。
南山北山日在眼,问公此去何时归。
石淙山水更奇绝,水怒决石山崩摧。
长空无声晓色静,忽听万壑悬惊雷。
珊瑚缺折玉破碎,月落倒卷从天回。
中流险绝不须道,笑侮滟滪怜离堆。
平生好事心突兀,时于图画见仿佛。
褰衣度水公莫畏,何须苦避蛟龙窟。
明朝更作嵩少游,五更绝顶看日出。
南山北山日在眼,问公此去何时归。
石淙山水更奇绝,水怒决石山崩摧。
长空无声晓色静,忽听万壑悬惊雷。
珊瑚缺折玉破碎,月落倒卷从天回。
中流险绝不须道,笑侮滟滪怜离堆。
平生好事心突兀,时于图画见仿佛。
褰衣度水公莫畏,何须苦避蛟龙窟。
明朝更作嵩少游,五更绝顶看日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即将前往嵩山的旅程,通过细腻的自然景观描写,展现了旅途中的壮丽景色和诗人内心的激荡情感。
首句“南山吐云柳絮飞”,以南山的云雾与柳絮的飘扬,营造出一幅清新悠远的画面,预示着旅程的开始。接着,“北山之外烟草微”则以烟雾朦胧的北山,增添了一丝神秘与未知的色彩。
“南山北山日在眼,问公此去何时归”两句,表达了对旅程的期待与对归期的疑问,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以及对未知旅程的思考。
“石淙山水更奇绝,水怒决石山崩摧”描绘了石淙的山水奇观,水流激荡,岩石崩裂,展现出大自然的磅礴力量与壮观景象。
“长空无声晓色静,忽听万壑悬惊雷”通过对比清晨的宁静与突然响起的雷声,营造出一种紧张而震撼的氛围,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珊瑚缺折玉破碎,月落倒卷从天回”运用比喻手法,将月落比作珊瑚折断、玉石破碎,形象地描绘了月光消失的过程,同时“倒卷从天回”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循环。
“中流险绝不须道,笑侮滟滪怜离堆”表达了诗人面对旅途中的险阻,以轻松的态度面对,展现出其豁达的心境。
“平生好事心突兀,时于图画见仿佛”则是诗人对自己一生中热爱的事物的感慨,以及在心中勾勒出的旅行画面。
“褰衣度水公莫畏,何须苦避蛟龙窟”鼓励同行者勇敢前行,不必畏惧困难与危险,展现出诗人对自由与冒险精神的推崇。
最后,“明朝更作嵩少游,五更绝顶看日出”表达了诗人对第二天继续旅程的期待,以及在山顶观赏日出的美好愿景,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向往。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自然景观描写和诗人的情感抒发,展现了旅途中的壮美与诗人的内心世界,是一首充满诗意与哲思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