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公卧护北门北,百姓爱公如爱日
所以腊中重三白,史讥失时书直辞。
我公卧护北门北,百姓爱公如爱日。
及冬祷雪乃爱民,若有鬼神宜率职。
要晴要雨天必从,玉山何独閟烛龙。
一夜风师擘冰絮,坐使东国成雪宫。
晓起清愁无复有,如在春风饮醇酒。
欲歌零雨劳公归,正尔补天须妙手。
鉴赏
此诗《次徐漕韵贺留守刘观文祷雪感应》由宋代诗人许及之作,以赞美刘观文留守祷雪得应之事。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与象征手法,描绘了一幅雪后大地生机勃勃、百姓欢欣鼓舞的景象。
首句“雪霜之忍有至慈”以雪霜的坚韧与寒冷象征着自然界的严酷,而“至慈”则表达了诗人对雪霜给予大地生命之源的感激之情。接着“一片到地五谷滋”描绘了雪花覆盖大地后,万物得以滋养生长的景象,寓意着刘观文的祷雪之举带来了丰收的希望。
“所以腊中重三白,史讥失时书直辞”两句,通过历史典故的引用,强调了刘观文祷雪的适时与重要性,同时也暗示了过去因忽视自然规律而带来的失误。
“我公卧护北门北,百姓爱公如爱日”赞扬了刘观文作为留守者的责任与担当,以及他深受百姓爱戴的程度,如同人们离不开阳光一般。
“及冬祷雪乃爱民,若有鬼神宜率职”表达了对刘观文祷雪行为的肯定,认为这是对民众福祉的深切关怀,仿佛是与天地间的神灵沟通,履行了自己的职责。
“要晴要雨天必从,玉山何独閟烛龙”进一步描绘了自然界的和谐与响应,无论是晴天还是雨季,上天都会按照自然规律行事,而刘观文的祷雪之举,如同玉山之上的烛龙,照亮了大地,带来了希望。
“一夜风师擘冰絮,坐使东国成雪宫”生动地描述了雪夜的壮观景象,一夜之间,风神将冰块化为雪花,使得整个东方都变成了雪的世界,充满了诗意与浪漫。
“晓起清愁无复有,如在春风饮醇酒”写出了清晨醒来后的喜悦心情,仿佛置身于温暖的春日,品尝着醇厚的美酒,表达了对刘观文祷雪成功后民众喜悦之情的描绘。
“欲歌零雨劳公归,正尔补天须妙手”最后两句表达了对刘观文的敬仰与期待,希望他能像补天的女娲一样,用智慧与力量解决更多的问题,为民众带来福祉。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现象的细腻描绘和对刘观文高尚品德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以及对领导者为民谋福的崇高颂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