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看青衫求热炙,我怜赤子有寒号
出处:《答城中友人相勉求官》
宋 · 丘葵
愁来自唱五噫歌,名利场中脚岂牢。
君看青衫求热炙,我怜赤子有寒号。
鹤沾卫禄犹堪薄,松受秦封岂足高。
家在荻芦丛畔住,分当蓑笠钓江皋。
君看青衫求热炙,我怜赤子有寒号。
鹤沾卫禄犹堪薄,松受秦封岂足高。
家在荻芦丛畔住,分当蓑笠钓江皋。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愁:忧虑。五噫歌:古代讽刺诗《五噫歌》。
名利场:指追求名利的世俗社会。
脚岂牢:脚步怎能稳固。
青衫:古代低级官员或读书人的服装。
热炙:炙手可热的地位或权力。
赤子:比喻纯洁无邪的人。
寒号:形容生活困苦。
鹤:象征高洁。
卫禄:指官职和俸禄。
薄:轻视。
松:常用来象征坚韧不屈。
秦封:秦朝的封赏。
岂足高:怎能算得上高贵。
家:家园。
荻芦:野生植物,象征简朴生活。
蓑笠:渔夫的衣帽,代指隐居生活。
钓江皋:在江边钓鱼,意指归隐。
翻译
忧虑源于吟唱那五噫歌,名利争夺中脚步怎能稳当。你看那些身穿青衫的人渴望权势,我却同情那些身处困境的孩子们叫苦不迭。
白鹤沾染权势之利禄尚且被轻视,松树虽受秦朝封赏怎比得上它的清高。
我家就坐落在芦苇丛中,我本该披蓑戴笠,在江边垂钓度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淡然态度以及对家庭和亲情的深厚感情。诗中“愁来自唱五噫歌”表达了诗人对于官场生活的不满和无奈,而“名利场中脚岂牢”则是对仕途之路不稳固的感慨。接着,“君看青衫求热炙,我怜赤子有寒号”表现了诗人对家人,尤其是年幼孩子的关心和悲悯,他们可能因为贫穷而受寒冷。
“鹤沾卫禄犹堪薄,松受秦封岂足高”这两句通过比喻表达了诗人对于功名利禄的看法,即使得到一些官职和俸禄,也不过是微薄之物,不能满足内心的渴望。最后,“家在荻芦丛畔住,分当蓑笠钓江皋”则描绘了诗人对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希望能够摆脱官场纷争,与自然和谐共处。
整首诗体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冲突,一方面是对功名利禄的不屑一顾,另一方面又是对家庭温暖的渴望。通过这种对比,诗人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归于自然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