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长亭旧别路,落日独行僧全文

长亭旧别路,落日独行僧

出处:《送僧入天台
唐 · 李频
一锡随缘赴,天台又去登。
长亭旧别路,落日独行僧
夜烧山何处,秋帆浪几层。
他时授巾拂,莫为老无能。

拼音版原文

suíyuántiāntáiyòudēng
chángtíngjiùbiéluòxíngsēng

shāoshānchùqiūfānlàngcéng
shíshòujīnwèilǎonéng

注释

锡:指僧人的锡杖,象征修行者的身份。
天台:地名,浙江天台山,佛教圣地。
长亭:古代路旁供行人休息的亭子,常用于送别。
落日:傍晚的太阳,象征时光流逝。
独行僧:独自出行的僧人。
夜烧山:可能是夜晚的野火或修行中的禅定景象。
秋帆:秋季的船只,可能暗示旅途。
几层:形容波浪起伏的程度。
他时:未来某个时候。
授巾拂:授予僧帽和拂尘,表示正式的宗教仪式。
老无能:年老力衰,但这里可能含有自谦之意。

翻译

拿着锡杖随缘前往,再次踏上天台山的旅程。
曾经分别的长亭路边,夕阳下独自行走的僧人。
夜晚何处山火熊熊,秋天的航船在几重波浪中摇曳。
将来若有机会授戒,不要因为我年老而轻视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之情,尤其是送一位僧人前往名山——天台的场景。开篇“一锡随缘赴,天台又去登”表达了僧人的行脚与对高处修行的向往。"长亭旧别路,落日独行僧"则让人联想到离别之情和孤独的旅途,夕阳下的僧人形象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诗中“夜烧山何处,秋帆浪几层”两句,或许是对远方某地夜晚焚香的遥想,以及船行海上的波涛。这里通过景物描写,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和深远的思念。

最后,“他时授巾拂,莫为老无能”则是对未来的一种期待与鼓励,或许是在告诫僧人将来还会有所托付,同时也是一种自我激励,不要因为年迈而感到无能。

整首诗语言简洁而蕴含深意,通过送别的情境展现了对友情和信仰的珍视,以及面对自然界时的人文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