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霜七千里,勇往胆如斗
出处:《送李制属入蜀》
宋 · 董嗣杲
君从甬水来,我弃西湖走。
共入九江城,又客富池久。
相照道义心,不数胶漆友。
所嗟迹漂萍,每为世味诱。
云何忽舍我,仓卒举别酒。
风霜七千里,勇往胆如斗。
溯流几换舟,大紧上峡口。
谁谓此程迂,机会谅非偶。
功名快着力,岂暇殢株守。
西陲江山程,大阃人物薮。
不日胆略舒,金印落吾手。
此别不胜难,临别忍回首。
继此旅中交,如君不复有。
大笑凭江楼,折赠江头柳。
共入九江城,又客富池久。
相照道义心,不数胶漆友。
所嗟迹漂萍,每为世味诱。
云何忽舍我,仓卒举别酒。
风霜七千里,勇往胆如斗。
溯流几换舟,大紧上峡口。
谁谓此程迂,机会谅非偶。
功名快着力,岂暇殢株守。
西陲江山程,大阃人物薮。
不日胆略舒,金印落吾手。
此别不胜难,临别忍回首。
继此旅中交,如君不复有。
大笑凭江楼,折赠江头柳。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董嗣杲送别友人李制属前往蜀地的赠别之作。诗中表达了诗人与友人深厚的友情和对友人未来的期许。首四句写友人从甬水而来,自己则离开西湖,一同进入九江城,随后在富池作客,显示出两人共同的经历和友情的深厚。接着,诗人感慨二人如同胶漆之友,但因世事浮沉,不得不暂时分离。
"云何忽舍我"至"岂暇殢株守",表达了对友人突然决定离去的惊讶,以及对友人勇往直前追求功名的鼓励,认为这是难得的机会,不应局限于眼前。"西陲江山程"至"金印落吾手",预祝友人在蜀地有所作为,暗示友人将有显赫的官运。
最后,诗人表达了离别时的不舍和对友谊的珍视,表示这次分别后,旅途中的知己恐再无此人,只能在江楼上笑着挥手告别,并折柳赠别,寓意离别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友人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