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子时来焚玉草,诗人老去洗兵行
出处:《援开化》
明 · 黄衷
映柳穿花于重旌,辕门订日合专城。
千山旧雨弓刀恨,一道长风鼓角声。
才子时来焚玉草,诗人老去洗兵行。
凭谁早定收功策,尚及西畴带煖耕。
千山旧雨弓刀恨,一道长风鼓角声。
才子时来焚玉草,诗人老去洗兵行。
凭谁早定收功策,尚及西畴带煖耕。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战场的壮丽景象与历史的沧桑感。首联“映柳穿花于重旌,辕门订日合专城”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军队在繁花似锦、柳树掩映中列阵的情景,以及在营门前约定日期,准备决战的场景,展现了战争前的紧张与庄重。
颔联“千山旧雨弓刀恨,一道长风鼓角声”则将视角转向了战争的残酷与悲壮。千山万壑之间,弓箭与刀剑的仇恨交织,长风中传来激昂的鼓角之声,渲染出战争的激烈与悲凉。
颈联“才子时来焚玉草,诗人老去洗兵行”转而抒发对和平的渴望与对战争的反思。才子们有时会为国捐躯,焚烧象征和平的玉草;而诗人随着岁月老去,只能通过洗兵来表达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向往。
尾联“凭谁早定收功策,尚及西畴带煖耕”表达了对早日结束战争、恢复和平的期盼。希望有谁能制定出有效的策略,让士兵们能够早日返回家乡,享受春耕的温暖与喜悦。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战争的激烈与残酷,也深刻地反映了人们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战争的反思,具有强烈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