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兴远常怜鹤,禅馀肯废诗全文

兴远常怜鹤,禅馀肯废诗

出处:《送惠雅上人西游
唐 · 朱庆馀
五湖僧独往,此去与谁期。
兴远常怜鹤,禅馀肯废诗
望云回寺晚,为讲到城迟。
还想安居日,应当后夏时。

拼音版原文

sēngwǎngshuí
xīngyuǎnchángliánchánkěnfèishī

wàngyúnhuíwǎnwèijiǎngdàochéngchí
háixiǎngānyìngdānghòuxiàshí

注释

五湖:泛指各地湖泊。
僧:出家修行的佛教徒。
期:约定。
鹤:象征高洁,常用于表达清高或隐逸之情。
禅馀:禅修之后的闲暇时光。
讲:讲解佛法。
迟:推迟。
安居日:佛教术语,指僧侣在特定季节中的静修期。
后夏时:夏季之后的时令,可能指秋季。

翻译

一位僧人独自前往五湖,这次出行期待与谁相约。
他兴致高昂,常常怜爱白鹤,禅修之余也不忘写诗吟咏。
傍晚时分,他望着白云归寺,讲解佛法直到进城的时间都推后了。
他还怀念那段静心修行的日子,那时正值夏天之后的时节。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朱庆馀的《送惠雅上人西游》,是一首送别诗。诗中表达了对僧人的敬仰之情和对远行者离别之感。

"五湖僧独往,此去与谁期。" 这两句写出了僧人的孤独旅程,没有特定的约会对象,反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修行生活。

"兴远常怜鹤,禅馀肯废诗。" 作者常因远行而感慨,对高飞的鹤有所寄托,而禅思中的僧人也不会荒废诗意,这两句表现了诗人对僧人的理解和赞美。

"望云回寺晚,为讲到城迟。" 这里写的是僧人望着云彩回到寺庙的景象,因为要去城中讲经,所以行动上略显迟缓。

"还想安居日,应当后夏时。"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僧人未来的美好祝愿,希望他能在夏日安然居住,这是对僧人的善良祝福,也反映出诗人对僧人平静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语言淡远,情感真挚,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僧人行动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僧人的敬意和友好的送别之情。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