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永共终南在,应随劫火烧全文

永共终南在,应随劫火烧

出处:《兴善寺贝多树
唐 · 张乔
还应毫末长,始见拂丹霄。
得子从西国,成阴见昔朝。
势随双刹直,寒出四墙遥。
带月啼春鸟,连空噪暝蜩。
远根穿古井,高顶起凉飙。
影动悬灯夜,声繁过雨朝。
静迟松桂老,坚任雪霜凋。
永共终南在,应随劫火烧

拼音版原文

háiyìngháochángshǐjiàndānxiāo
cóng西guóchéngyīnjiàncháo

shìsuíshuāngchàzhíhánchūqiángyáo
dàiyuèchūnniǎoliánkōngzàomíngtiáo

yuǎngēn穿chuānjǐnggāodǐngliángbiāo
yǐngdòngxuándēngshēngfánguòcháo

jìngchísōngguìlǎojiānrènxuěshuāngdiāo
yǒnggòngzhōngnánzàiyìngsuíjiéhuǒshāo

注释

还应:还应该。
毫末:树枝末端,喻指树木尚有生长空间。
长:生长。
始见:才可见到。
拂:轻轻掠过,触及。
丹霄:红色的天空,此处指天空或云天。
得子:得到这棵树。
从西国:自西方国家。
成阴:形成浓密的树荫。
见昔朝:如昔日一般,意指树荫已恢复至移植前的状态。
势随:树势跟随。
双刹直:双塔般笔直,形容树木挺拔。
寒出:寒冷气息散发出来。
四墙遥:穿过四面围墙,距离遥远,形容寒气扩散之广。
带月:伴随月亮。
啼春鸟:春天的鸟儿啼叫。
连空:连接天空。
噪暝蜩:暮色中的蝉鸣声嘈杂。
远根:深远的根系。
穿古井:穿越古老的水井。
高顶:树冠顶端。
起凉飙:升起凉爽的风,形容树木高大带来风凉。
影动:树影晃动。
悬灯夜:悬挂着灯火的夜晚。
声繁:声音繁多。
过雨朝:经过雨后的早晨。
静迟:安静地等待,慢慢地。
松桂老:松树和桂树一起衰老,比喻树木经历岁月变迁。
坚任:坚定地承受。
雪霜凋:冰雪和霜冻的摧残。
永共:永远共同。
终南:终南山,中国名山之一,此处代指诗人心中的理想之地。
在:存在。
应随:应当随着。
劫火:佛教中指世界毁灭的大火,象征灾难或动荡。
烧:燃烧,经历考验。

翻译

期盼它还应继续生长,直至枝梢触拂云天
自西方移植来此,如今已绿荫如昔
树势挺拔如双塔直立,寒气穿透四面围墙遥传
月夜中春鸟栖息啼鸣,暮色苍穹蝉声连绵
深根穿越古井底部,顶端升起清凉之风
月光下树影随灯火摇曳,雨后清晨叶片声响繁密
静待松桂一同老去,坚韧耐受雪霜侵蚀
愿与终南山同在,即使面临劫火亦不改其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和深远的意境。诗人通过对贝多树的细致描写,展现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以及对永恒与变化主题的深刻思考。

"还应毫末长,始见拂丹霄。得子从西国,成阴见昔朝。" 这几句诗通过贝多树的细节描写,展现了时间流逝和生命轮回的哲思。"得子"一词暗示了生育与繁衍,而"成阴见昔朝"则是对过去时光的追忆,表达了一种历史感和时光的沉淀。

"势随双刹直,寒出四墙遥。带月啼春鸟,连空噪暝蜩。" 这里的景象描写充满了生机与动感,树木的挺拔、春日的温暖以及鸟鸣声的交织,共同构建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

"远根穿古井,高顶起凉飙。影动悬灯夜,声繁过雨朝。静迟松桂老,坚任雪霜凋。" 这几句诗则是对树木生命力的赞美,它们在岁月的流转中依然屹立不倒,展现了生命的顽强与不屈。

"永共终南在,应随劫火烧。" 最后两句诗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终南"指的是终南山,这里象征着一种精神的归宿,而"劫火"则是对历史变迁的一种比喻,暗示了即使是在大变动中的世界中,也能寻找到不变的东西。

整首诗通过贝多树这一物象,展开了一场关于生命、时间和永恒的话题讨论,同时也展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