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夜深月白风籁寒,听此忽然毛骨换全文

夜深月白风籁寒,听此忽然毛骨换

出处:《听猿
宋 · 白玉蟾
三树五树啼寒猿,一声两声落耳根。
吾疑耳到猿啼处,却是猿声随风奔。
猿声不悲亦不怨,吾亦于世何所恋。
夜深月白风籁寒,听此忽然毛骨换

拼音版原文

sānshùshùhányuánshēngliǎngshēngluòěrgēn

ěrdàoyuánchùquèshìyuánshēngsuífēngbēn

yuánshēngbēiyuànshìsuǒliàn

shēnyuèbáifēnglàihántīngránmáohuàn

注释

三树五树:形容数量较多的树木。
啼寒猿:在寒冷中啼叫的猿猴。
落耳根:进入耳朵深处。
吾疑:我疑惑。
随风奔:被风吹散。
不悲亦不怨:没有悲伤也没有抱怨的情绪。
何所恋:对世间没有什么留恋。
夜深月白:深夜月色明亮。
毛骨换:形容心情或感受发生改变。

翻译

三棵五棵的树上传来寒冷的猿猴叫声,一声两声落入耳中。
我怀疑自己听到的是猿猴叫声,其实是风把它们的声音带过来的。
猿猴的叫声既不悲伤也不抱怨,我对世间还有什么留恋呢。
深夜月光皎洁,风声微寒,聆听这声音时,突然感觉身心都变了。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夜晚山林中的景象,诗人通过听猿的叫声来表达自己对世事的感慨。开篇“三树五树啼寒猿,一声两声落耳根”便将读者带入一个静谧而又有些许萧瑟的夜晚环境中,猿鸣之声穿过寂静的空气,清晰地传入诗人的耳畔。紧接着“吾疑耳到猿啼处,卻是猿声随风奔”则展现了诗人对这种声音来源的好奇与探究,同时也表达了一种不可捉摸的情感。

中间两句“猿声不悲亦不怨,吾亦于世何所恋”透露出诗人的内心世界,他通过观猿鸣来思考自己的情感态度和对待世俗的态度。诗人似乎在询问自己,对这个世界到底还有什么可以留恋的。

最后两句“夜深月白风籁寒,听此忽然毛骨换”则是对前面意境的进一步强化。在这样一个寂静而又略带寒意的夜晚,猿鸣声再次响起,这种声音竟使诗人的毛发都为之一振,内心深处被触动。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怀和艺术魅力。